6910| 12
|
心宽出少年———读古歌谣谚记(97)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09-10-28 18:55 编辑
[font=仿宋_GB2312] 查了很多资料,想找到这句谚语的出处,最后的结果都指向了清人八宝王郎即王浚卿的一本小说:《冷眼观》。在其第25回里有这样一句话: 真晓轮道:“心宽出少年,这句话我真是相信。次丹,你不要急,我们庸亥翁医理精通,何不顺便请他进去看看呢?” 这大概就是最早的文字记载了,从此便演化为谚语。 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因为我一看到这句话,就会想起我家乡的一位老哥哥。我儿时他给我讲的故事,有些——如老虎大哥报恩的故事——至今还牢牢的镶在我的记忆里,他甚至成了我记忆中典藏的一部分,永远在大脑里闪闪发亮。 那时我5、6岁,这位老哥哥已经80多,多多少,没人知道,去问人,都说他80多。叫他哥哥,是因为他与我平辈。他没有儿女,与老伴一起生活,后来捡拾了一个女孩儿,那个女孩儿比我大一些,便一直把她抚养成人。他慈眉善目,为人非常的和善,性格很好,从来没有见他生过气,整天笑呵呵的,尤其能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现在还能够想起来,那时的农村晚上非常的黑,没有电灯,我们这些孩子们都结伴到他家去听他讲故事,不知道他怎么那么多的故事,一讲就是好长时间。他讲了很多因果报应的故事、还有西游记的故事、三国的故事等等。听他讲故事,是我童年最大的乐趣。现在想来,我对文史感兴趣,他应该是我最初的启蒙老师。 后来离开了农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位老哥哥,再后来很多年后,回到老家,这位老哥哥与他的老伴都不在了,姑娘早出嫁了,他的房子已经荒芜。我问爷爷,他究竟活了多大年纪,爷爷说,约莫着99吧,再问具体多少,他也搞不清楚。爷爷说,他就是心宽心善,大好人。后来我知道,养心不但是一个人长寿的根本,而且还是人涵养的一种体现。有童心的人是可以长寿的,胸无城府人如玉,这样的人是幸福的。 宋代邵雍曾经作过一首叫做《安分吟》的诗,非常的经典,可以作为“心宽出少年”最好的注释,原诗如下:“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他把心、身、室、事的关系,通过安与宽的连接,让人们看到,处理好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什么事也不会影响你的情绪。你一旦做到了,遇事就可以安如泰山,陋室也会如天地一样宽。说的太好了,这应该是我们共同遵守的准则。 白居易说“心宽不在屋宽”(《小宅诗》),他还有一句诗叫做“心是自医生”,都在强调心底宽广对人的益处。我们可以找出一大堆俗语,都在说明这个道理,如:不要屋宽,只要心宽。心宽宜长寿。家贫出俊秀,心宽出少年。塘宽养大鱼,心宽出少年。家宽心闲出少年。不要屋宽,只要心宽;不怕屋窄,只怕心窄。路窄难行,心窄伤神。心广体胖,勤劳体壮。忧愁多病,心宽体健。心宽睡好,健康之宝。宰相肚子好行船。一半替自己想,一半替别人想。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神安则寿延。塘宽养大鱼,心宽出少年。家宽心闲出少年。这些有关“心宽出少年”的俗语,就是人类健康生存的信条,人们要从中汲取智慧,让自己健康快乐的生活。 赵朴初先生是位智者,知识渊博,还有着很深的佛学造诣,凡事都看得很开。他在92岁高龄时作了一首《宽心谣》,学习学习这篇高论,对于我们这些整日价风尘仆仆的奔波于世间的人,会有很大的好处。其全文如下: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与知已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一生中会碰到很多很多的事,这些事有使你高兴的,有让你沮丧的。有的时候你看得开,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柳暗花明;看不开,就会走进心灵的死胡同,日暮穷途、山穷水尽。怎么办呢,还是淡然的看开这些事,达观一些,不要总是记在心里,要丢得开、放得下。如果你不把它们放在心上,它们永远也不会给你带来烦恼。 人生就那么几十年,一个人,任你跳得再高、蹦得再远,到最后也是“荒冢一堆草没了”,元帅只有一人,而士兵却有千万,所谓“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纯属扯淡,你想想可以,要是真那么做了,傻瓜一个。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当你感到进一步很难的时候,那就看着别人进一步吧,为别人鼓掌也是一种幸福。 心宽出少年,让我们每个人都保持着这种健康的心态吧,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年轻。 091028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