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9-28 07:12 编辑
【旧世纪钩沉】冰心提问题:无士则如何
编发:春江水
![]()
题记
改革开放后,社会一新,经济振起。
冰心先生继续新文化的方向,提出“无士则如何”的问题。是重视文化,文人,文化创新,到精神文明的问题。
尊敬两个老人。巴金大家比成是“明灯(有你在灯亮着)”。冰心人们比作“良心”。
鉴往知来,怀念二位先贤。
前几年,不少领导人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其后,又有人加了一句:无兵不安。这些话都对,概括得也非常准确。可惜尚缺一个重要方面——无士怎么样呢?
士,就是知识、文化、科学、教育,就是知识分子、人才。
几个月前,我曾向一些同志提出这个问题。后来有的报刊将我这问题公开发表了。我想,发表也好,让社会上各方有识之士来一起思索吧。
果然,半个月中,我就收到有全国政协转来三封信件,就是“无士则如何”的回响。即使是微弱的回响,也比石沉大海要好。恕我没有征求他们的同意,将三封信的内容摘录如下。因为我觉得信虽是写给我个人的,而谈论的却是全社会、全民族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大事。
他们三位身在天南地北,却不约而同地说了同一个意思。可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也似乎无需再多说什么了。我只希望领导者和领导部门谛听一下普通群众、普通知识分子的心声,更要重视“无士”的严重而深远的后果。“殷鉴不远”,只要回想一下十年大乱中践踏知识、摧残知识分子、大革文化命所造成的灾难,还不清楚吗?
岁月易得,“五四”运动70周年就在眼前。七十年前,一批思想界、文化界的先锋人物,于国事蜩螗之时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向封建势力、军阀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冲击,揭开中国的现代史页。时隔七十年,我们今天还是要大声疾呼:要让德先生、赛先生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果不重视“士”,不重视科学、教育、文化,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成了空谈,现代化也会流于纸上谈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