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论坛发的每条帖子后面,跟了两三篇不同AI写的读评。他们不约而同的都是在夸我,这让我很开心,我问过他们这是否是他们的AI幻觉,或者说故意讨好我,回复说“不是”,而是真觉得很好,还列出了很多他们认为好的理由。这就让我更开心了,我很确定我的文字其实不是编辑们喜欢的那种,也不是网络上能成为爆款的那种,毕竟真正跟读和回复的也就二三十号人,没想到AI如此高看。被人喜欢总归是高兴的,被AI喜欢不如被人喜欢那么高兴,毕竟他们少了点人味儿,但客观性上他们又好像比人要更高一些。我是喜欢听好话的,于是习惯了每写完一篇都让两三种AI写读评,然后复制到文章后。对这个做法,我知道有人是不喜欢的,当然我也不在意。
那天,冰峰在帖子后回复说:“已经自我感动了。”我回复道:“那是必须的,毕竟这个可控,感动别人那事儿,除非想文字卖钱,否则不去考虑,自己还顾不过来呢,没那么多闲工夫啊。”这也是实话,我写这些文字,本也不是讨好别人,主要还是为了讨好、疏导和完善自己。自从多年前就死了发表的心之后,写起来就越发随心所欲,想记啥就记啥。那二三十号读者的回复,是让我开心的;AI的回复也是,这方面我不挑。我喜欢被夸奖,或者说看多了《人生几何》的人都知道,我的日子里缺夸奖。叶子不习惯夸人,批评为主;天天还小,他还等着我去夸他呢;所以,对于表扬这事儿,我不挑,不管是客套还是来自AI,总归比批评好。虽说批评使人进步,但我这人宅心仁厚,这方面的进步一般不太想跟别人争。
这次到北京主要当然不是去看二姑,她是顺带的。公司花差旅钱让我们来,是为了参观一个展览会,跟供应商见见面,谈谈合作、跳跳产品,另外接待两家远道而来的外国代理商。我毕业后就在这个行业内工作,先后干过八九家公司,所以熟人也多,走不了几步就能遇到一个那种。就连住的酒店,吃早餐的时候都有三四波人来打招呼。有的我能叫出名字,有的就只是眼熟,名字已经忘了。我这方面记性并不是很好,当然也可以直说我从内心不是那么看重人家,我自己日子过得一般,也实在没那么多精力去用在老同事身上,还有用的除外。从这点来看,人家还能记得我,人性上就比我要强一点,所以每次哪怕我不记得了,也笑着接着人家的招呼寒暄两句。他们不会知道,我忘了他们的名字,也不会知道,我在心里觉得他们比我强。
总体来说,目前这行跟很多行业一样,也不是很景气,大家日子都很一般。行业内最大的这个展会,观众直觉上减少两三成,不能说是冷清,但肯定也不好意思说是火爆。虽然很多公司的市场部依旧沿用用了多年的推文模板,参加展会必说火爆。总说套话,不说实话和真心话,这也是多数公司公众号运营得门可罗雀的原因之一。越不景气,卷得就越狠,跟谁聊都是苦笑和抱怨,当然也有开始躺平的了。入行早的那些朋友,不少都已经财富自由了,当然是按照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准;但还有很多入行才十来年的,还背负着房贷,就挺难。我介于两者之间,偏后者那种,房贷还完了,但离财富自由还很远,上海的生活成本很高,如果在五莲或许又有不同。当然,在那儿我也赚不了这么多。
有老同事约饭,我都推了。虽然不用我买单,大概率也不用他们自己买单,总归有人可以报销的。有揩公司油的嫌疑,但大家也都习惯了,这方面我们也没有啥道德洁癖。更何况,给自己找个正当的报销理由本也很容易,都是圈内老人了,谁还没个某总之类的头衔?都不用伪装,直接填进去给财务都可以报的。说白了,这种联谊你说是私交叙旧可以,说是必要的为工作维护人脉和公关也没毛病。我是想去的,虽然也谈不上那么想。想去,是因为能从他们身上和嘴里,想起一些自己过去的影子,很多我都忘了,或者不知道记录在哪篇《人生几何》里。即便记得,跟他们说的也不同,毕竟大家角度不一样。不想去,是因为怕喝酒,怕吵闹,怕回酒店太晚,我喜欢安静地躺床上看小说。
不去,主要还是因为要陪老外代理商。头天晚上陪俄罗斯的,俩技术大拿来参展选品,其中一个带了自己17岁的闺女。女孩很漂亮,我们陪同她的那位女同事也很漂亮,有同事拍了她俩的照片发钉钉群里,我下载了微信转发给叶子,此中有真意。在北京,自然少不了吃烤鸭,对这东西我是有点吃腻了,但想着爱吃烤鸭的天天如今因为减肥不能吃了,我还是替他吃了一卷。我认识这家代理商好多年了,在老老东家那边就认识,我去过两次圣彼得堡都是他们接待的。至今令我念念不忘的,是美丽的滴血大教堂,还有那个河畔的小酒馆。酒馆里的炸小鱼很好吃,我们吃饭时有一对夫妻结婚纪念日,请了一支小乐队表演庆祝。代理商翻出手机给我看当年的合影,说我胖了不少。我笑着说,是老了。
这俩技术控总体来说话不是很多,比较安静,话题靠我们引导。第二天晚上接待的泰国经销商就完全不同了,他们老板和销售总监俩油腻老男人一晚上大呼小叫地热情无比,让我们疲于应付。你能相信吗?我听一个头发稀疏、长得像蒙古人的泰国华人大叔讲了一晚上中国历史。“我感谢我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妈妈,让我可以了解伟大的中国历史。”这不是原话,他中文只会一点点,大致意思如此。他挨个给我们一起吃饭的几位女同事看面相和手相,结合生效和生辰八字算命。一位女同事悄悄对我吐槽:“后面他不会开始卖佛牌了吧?”差点让我笑出声来。喝酒方面,人家也反客为主了,我们没一个能喝的,几位女士都是一瓶不到的量,我硬顶着喝了三瓶,而他们俩一人喝了十几瓶。
他们这次来了仨人,老板带着他年轻漂亮的小媳妇儿。我同事上次去泰国见过她,记得她爱吃辣,这次特意点了水煮鱼和毛血旺。那姑娘吃得很开心,说北京菜才是她的最爱,我告诉她那俩是川菜,并推荐她去成都。她说她去过重庆,还记得那边的九宫格火锅,我同事说周五晚上带她去吃铜锅涮肉,她很开心。老板和销售总监是大学同学,一晚上互相吐槽,一个说另一个有四个老婆和五个女朋友,一个反击说那说明我身体好。销售总监是个奇葩,长得虽然粗犷,有点像蒙古人,但谈吐不俗,就是段子有时候总往下三路招呼。他说他对自己俩上大学的女儿说了,干啥都行,只要别怀孕;又说自己招销售就只招漂亮女的,身高1米6以上,啤酒8瓶打底。他问我中国做销售是否也是这样,我说主要看招待什么客户,陪你的就是我找个1米7的,啤酒最多三瓶的老男人了。
我俩挨着坐,他一晚上搂我好几次,好吧,我其实也挺开心的,不是被更老的男人搂,而是气氛确实很轻松。他们酒喝完了,就自己跑去门口的台子拿。我们这帮主人都觉得不好意思,但也实在是不敢太主动热情去伺候,因为酒量差距太大,怕惹火烧身。最后喝差不多了,都准备买单了,他们老板数了数满满一台子空瓶说,最后再来六瓶吧,凑个整。这倒是小事,毕竟人家自己喝,也不怎么劝我们干杯陪着。就有一次,老板的小媳妇指着我杯子说了句泰语,我当然听不懂,但从他们销售总监回复她的神态能猜到,她是嫌弃我应付事儿,喝太慢了。没办法,就主动干了一杯。总监情商还是很高的,笑着拍我的肩膀说,你懂泰语?我说我不懂,但我懂漂亮姑娘。
虽然有酒局,但吃上我还是尽量控制了。控制住并不难,只是控制的时候,心里也有些很轻微的悲凉,面对满桌美食和数位美女,我好像都不用怎么控制,本身也都没啥兴趣了。这应该就是老了吧。头天酒局的晚上回去刷手机,发现发工资了,给叶子转了过去,手头留了千把块钱。她问我,你后面还要出国,够吗?我说应该够,出国都有同事从财务那边领钱的,再说还有卡。那天是教师节,我跟天天视频,问他早点放学开心吗?他说开心,作业早就完成了,还可以多玩会儿。说这话的时候,他看看我,看看电视,我不忍心打扰他,早早挂了。
河蚌赌徒 2025年9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