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和媳妇商量,想着过十一去媳妇家住两天,我当然不能反对了,想来儿媳妇也该想自己的爸妈了。儿子平时工作忙,下班了连话都懒得和爸爸多聊,我当然也心疼儿子,眼见得儿子工作努力,生活中体贴媳妇,我心里挺高兴,不过有时候我也想,我这儿子还是我给自己养的吗?
世间父母对于子女,往往抱有两种期望:一是望其成才,光耀门楣;二是留在身边,养老送终。然而这两者,常常难以兼得。
那些野生野长的孩子,虽未经精细雕琢,未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却如门前老树,根深蒂固。他们未必懂得高谈阔论,却能陪父母吃饭聊天;未必能给父母带来富贵荣华,却能在父母病榻前端茶送水。这般子女,看似平凡,实则最为实在。
反观那些展翅高飞的英才,自幼刻苦,终成栋梁。他们或远渡重洋,或定居他乡,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抱负。父母引以为荣的同时,也不免在空巢中暗自神伤。电话里的问候再频繁,终不及一碗热汤的温暖;汇来的款项再丰厚,难替代病中的一杯温水。
人生事,难得双全。出息的子女给了父母面子,平凡的子女给了父母里子。而人到暮年,往往才明白,那些看似无大出息的孩子,反倒是晚年最实际的依靠。他们或许不能带来虚荣的满足,却能给予最质朴的陪伴。
这般想来,子女能否指望得上,也不全在成就高低,而在那份心是否温润,是否知冷知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