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益还是有害?有人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很白痴,读书怎么会有害呢?我觉得不是,对于读书是有益还是有害,要分人。如果读书让这个人的生活心态越来越好,那就是有益;反之,如果读书让一个人的心态越来越坏,那就是有害。无论是在论坛里,还是在现实中,坚定读书有益的是两种人:第一种是读书让心态越来越好的人。第二是自己读书不好,却羡慕读书好的人。后者完全是一种不成熟心态,教育孩子读书往往会适得其反。
另外,读书有益有害也和时代有关。最极端的就是文革,读书人被称为臭老九,被各种批斗,有人受不了,有自杀的、有精神不正常的,有悲观厌世的,那么读书在这个时代对这些人就是有害的。但是也有能忍下来的,即便是被批斗,还是会偷偷的,乐此不彼的读书。这些人在暴乱反正后,全部得到了读书的巨大回报,也许他们不是读书最有天赋的,但却是读书红利分享最大的,因为他们拥有读书最好的心态。这种心态甚至会影响后代,也是读书红利最大受益者。
我们从正常时代看。人读书在几种心态下的好处与坏处:
一、以知识探索研究为目的:
这种人在读书多的时候,并不去太考虑利益得失,反而是最好的读书心态。并且因为钻研精神,可以让读书日益精进。他们通过读书享受的是人生的红利。
二、以成就自身为目的:
这种人读书就是为了成长,为自己在今天通过读书学会了什么,领悟了什么,再反馈到现实中成长了什么而开心,读书对他们是一种享受。因此,他们是读书红利的最大受益者。这种红利不能完全上升到人生的高度,但是物质利益往往是最多的。
三、以物质为目的:
这种人读书就是为了将来的荣华富贵,那么读书的利与害就是对等关系。在当今时代,阶层在固化,读书红利越来越低。并且社会竞争也不全凭读书,总有人说那是个案,可是一句轻飘飘的个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马云带领一群学霸成就了阿里,马云是不是学渣?和他手下比绝对是,但是和不学习的人比又不是,那么读书应该读到什么程度最赚钱?如果把心思用在这里,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可是如果不把心思用在这里,傻乎乎的一直读下去,也不见得能有多少物质红利。所以以物质为目的的读书人,最终的读书心态往往是纠结与迷茫。如果自己本身资质又有限,读书完全是和自己较劲的事情。
四、以尊严为目的:
这种人读书就是为了能让人高看一眼。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像是欹这个容易,而读书对于他来讲就是往里面倒水。水少了是获益的,可能别人对他会高看一眼。但是书读的过多了,会给他过度自信,变成自负,自负是让人讨厌的。所以这种人读书在适度之时,心态是好的,过度之时,心态是扭曲的。陷入越想证明自己越被人排斥,最后愤世嫉俗的心态。
五、以希望为目的:
这种人自己读过书,但因为各种原因没读好,就拼命让后代努力读书。满脑子就是“笨鸟先飞,以勤补拙”的想法,往往还对自己孩子的读书天赋无限度的放大,一切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平时说教就两招:第一是用读书以后幻想中的美好生活画饼来激励读书。第二是拿不读书未来的生活的绝望来倒逼读书。读书对于这种人是执念,对他的孩子是煎熬。这种家长在中国有大把,到了最后,孩子被逼向叛逆,因为读书,有些孩子变得抑郁,有些孩子破罐破摔彻底躺平,有些甚至破坏了亲情。这种读书又有什么益处可言?
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读书肯定是有益无害的,但是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把一件好事用各种极端的办法做成坏事。说到底,决定读书有益有害的还是人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