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光忙着凑热闹去了,竟把读小说这件正事给抛之脑后了,读小说才是我的爱好之一。读了铁皮兄的小说,其中有一段童年不幸的描述,关于童年阴影的一段回忆被忆起:
小的时候,有个玩伴,经常回家很晚,我很纳闷,却极少追问。有一次,实在憋不住,就问他,为什么你总是在外面晃荡,哪怕回家挨打也晃荡,到底什么原因呢?
玩伴告诉我,家里太压抑了,父亲酗酒,醉酒之后,乱发脾气,还打人,家里人给打了几个遍,醉酒一次,发次无名火,所以不想回家。
后来,被他邀请去了他家一趟,同样都是家,缺少温情,冷冰冰的确实挺压抑,不多久我便逃了,更深深的理解了,并告诉他,没地方去,就到我家来吧!
童年的阴影是抹不掉的,造成的影响很大,作为人父人母的新生代,都应该给下一辈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不应该让下一辈,为自己的臭脾气所污染,去买了一辈子童年阴影的单。
说到桥洞,也想到童年的一段子乐事儿,由于玩伴经常不回家,我们便经常一起出去玩,到山上,到田野里,去寻找新鲜事,哪里有野果,哪里有野菜,哪里有马蜂窝,都摸个底朝天。有野果的地方,就用石块保护隐蔽起来,防止他人掳了去,到成熟的时候,再去尝鲜,有马蜂窝的地方,也做上记号,等盘子大了,前去采蜂蜜,坐收渔翁之利。
俩人天天没个鸟事,嘴里含根茅草,到处窜,不是爬树端鸟窝,就是去捅马蜂窝路上。
有一次,做记号的马蜂窝长大了,我俩开始合计采蜜计划,找了一根竹竿,一把荆棘棵。他说,让我在前面捅马蜂窝,他挡在我身后,用荆棘保护我。
总要有人充当前锋,他的计谋,我竟然信了。
手握一根长长的竹竿,一杆子打翻一窝,捣烂了马蜂的生存乐园,一窝马蜂拼了命的追我俩,头上脸上粘满了马蜂,俩人边跑边抱头硬呼,拍死的马蜂都粘到头上了。
初夏时候,雨水还未充盈,小河都是干的,俩人不敢回家,就跑到桥洞下去了,桥洞下有人放的半块破席头子,我俩躺了上去。一脸的又疼又麻,不多久,就像发酵的馒头被蒸熟了,眼睛眯着,也看不清道。
躺着躺着,饿急了,就跑到菜地里,硬撑起眼皮,到菜园子里一阵翻腾,偷黄瓜和胡萝卜,能充饥的都来上一点。直到天黑才回家了去,被一阵数落,拽去医院就诊。
想来就好笑,这队友就不能要,说好的保护我呢,真有事,撒丫子就跑,跑的比先锋还快,哪里还有这样的玩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