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碎语
离开这座群山环绕的小城时,我生出了万般不舍。我对接我的师傅说,别开空调,摇下车窗,再吹吹这里的风……这是一个很容易人心沉淀下来的地方。有大山,有溪水,街边有成群乘凉嬉笑的人群,有两块钱一大碗的豆腐脑,一块钱一根的玉米,节奏很慢,消费很低,我喜欢吹这里的风,那些莫名其妙围绕着我的焦虑感一下子消失殆尽。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大气派的州府大楼一晃而过。司机大哥本地人很健谈。一路给我介绍这里的风土人情。少数民族的人纯朴,做事勤快。店里招的从十几岁的小姑娘到五六十的阿姨,都是本本分分的做事,从不计较吵架。管理这里的店省心多了。
不赶时间,便选择坐绿皮火车。很惊奇的发现,这个火车站很小,小到就一趟火车,每天早上出发晚上回来。原来连串全国的线路都得去高铁站,保留唯一的一趟火车是列车人员上下班的专车,顺便方便沿路的人们。刚好这趟车要经过我的老家。
坐上车我哭笑不得。简直像个赶场集市。都是一些挑着担,背着背篓的老农。桃子梨子玉米,各种当地的特产。时不时的吆喝询问我买不买?三五成群大声讨论着今天卖多少东西,赚了多少钱。穿过热闹的人群寻着自己的座位,早被人占座了,我很有礼貌的说这是我的位置。周围的人振振有词,随便找个空位去,这里从来就不按座位号的。呵呵,好吧,不计较,随便坐。安顿好后,我也入乡随俗加入他们的聊天中……
方言夹杂着半生半熟的普通话,原来他们每天花五块钱,背着挑着自家产的蔬菜果子啥的,坐上这趟车来城里叫卖补贴家用。这些老人多半都是七十多岁,身体却硬朗得很,也很热情。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我的行李箱放到货架上,让我目瞪口呆。果然是劳动人民最光荣。
发了条坐火车上的抖音,哥立马来信息,来旅游?很久没和他说过话了,愣了片刻不知道怎么回他?来这差不多快两个月了,我也知道他是土生土长这里的人,却忍着没有告知他。雅苑文学社认识的他,聚会过几次,他这个人热情得过分。曾经来过他的地盘旅游,全程接待不让我花一分钱。这份情谊无法偿还反而让我有了拘束距离感。说话呀,哥开车来接你。我想了又想,我在回家的路上,下次一定聚聚……
一路颠簸,终于到家了。输入密码,一句欢迎主人回家门应声而开,防尘袋包裹着的家 ,还是我离开时的模样。电视墙一排绿萝已经央搭搭要死不活了。赶紧放下行李箱,开窗通风开空调降温,给花儿浇水……
换了床单,累得倒头就睡,到午夜三点才醒来。睁眼满屋粉色,粉色的蕾丝窗帘,粉色的雕花衣柜,粉色的蕾丝床单,粉色的床头柜摆着的书,愣神很久才回味过来,这是家我的卧室。
满心欢喜,回家的感觉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