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17 06:44 编辑
思想者(罗丹创作雕像)_百度百科
1880年,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即将动工,法国政府委托罗丹为它的青铜大门做装饰性的雕刻。这时,罗丹想到了雕塑家吉贝尔蒂于为意大利佛罗伦萨洗礼堂北门创作的青铜浮雕“天国之门”。受此启发,罗丹决定以但丁的《神曲·地狱篇》为主题,创作一件表现人间地狱的雕塑。这就是后来的《地狱之门》。
在接受这项任务以后,法国政府出资为罗丹建立了一个工作室,而罗丹自己也有两处工作室。为了能够同时进行不同作品的创作,他在三处工作室之间来回奔波,每天工作达十六七个小时,有时甚至是二十四个小时。尽管如此,从1880年开始,直到1917年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他花了37年的时间也没能很好地完成这件作品。 [7]
《思想者》最初是为《地狱之门》一件庞大的雕塑构图所作的小稿。《思想者》居于《地狱之门》的中心位置。题材取自于但丁《神曲》的《地狱篇》。在《地狱篇》里,并没有关于“思想者”的描写,只有地狱罪行裁判者的形象。 [6]最初,这尊雕像的名字并不叫《思想者》,罗丹给它命名为《诗人》,象征着但丁对于“人间地狱”中种种罪恶的思考。后来,这尊雕塑从《地狱之门》中独立了出来,参加一次展出,罗丹重新给它命名为《思想者—诗人》。就这样,《思想者》这个名字很快传开了。 [7]历来,西方的艺术家们都把这裁判者描绘成可怖的、权力无比的巨人。罗丹却赋予这形象以新的内容,把他雕刻成严肃和深沉思索问题的劳动者。这个劳动者有粗壮的体魄,但是他的力量却被桎梏着、束缚着。似乎在他的思考中凝聚着对自己,对人类命运忧虑和关注的心情。罗丹的《地狱之门》未能最后完成,他的许多小稿却发展成为独立的构图,《思想者》也被罗丹做成等人大小的雕刻,并铸成铜像。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