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了,唉,不懂战争谈战争。不懂历史谈历史。不懂,哲学谈哲学。
竟然还有人很多人依然在说俄罗斯不厉害,打乌克兰用了3年,太废了。
说这种话的基本是现实中的废物加蠢货,现代战争是那么打的吗?
如果俄罗斯打快速全面战非常容易,只需2到3个月就彻底结束战争,泽连斯基要么死了,要么逃亡。俄罗斯在军事上有这个能力,世界上不惯着西方国家的是谁?俄罗斯。但他们没那么做,(注:普京在俄罗斯只是鸽派,俄罗斯鹰派建议的是核平基辅,普京是反对的)而是战略性“慢煮青蛙”,一步一步把西方和乌克兰拖进无法脱身的泥潭,同时稳稳拿捏整个欧洲经济命脉。这才是普京玩的高阶局。
一、战略目标根本不是“占领乌克兰全境”
如果像二战纳粹那样讲究“全国占领、插旗子”,那的确叫慢。但普京的目标从一开始就很明确:
第一阶段:把顿巴斯、克里米亚牢牢收入囊中,战略缓冲区到手。
第二阶段:重创乌克兰军事力量,让它未来几十年失去对抗能力。
第三阶段:利用战争长期化拖垮欧洲经济,把北约逼成纸老虎,瓦解西方联盟的凝聚力。
——你看,今天这些目标已经基本完成了。至于占不占基辅,那不重要,因为地缘政治的核心不是占地,是掌控局势。
二、为什么不速战速决?因为拖得越久,收益越大
拖垮乌克兰人口和经济:
乌克兰已经快成“失血性休克”的国家了,青年男性人口断代式减少,经济靠西方输血苟延残喘。等战争结束,乌克兰将直接变成欧洲的殖民地和廉价劳动力输出地。
拖垮欧洲工业和能源安全: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直接关闭欧洲最大工厂跑去中国,美国高价卖天然气血赚。欧洲失去了俄乌战争前的能源战略自主权,彻底变成美国的经济附庸。这是谁的胜利?
拖出北约的虚弱和分裂:
表面上北约一团结,实际上早就内讧不断,钱、武器、兵员谁都不愿多出。法国已经在怂恿和谈,德国连坦克生产线都恢复不了,匈牙利直接跟普京眉来眼去。
所以,普京打的不是乌克兰,是整个西方世界的战略耐心和资源消耗。打得越慢,西方的伤口越大,自己消耗反而最小。
你要真说“为什么慢”,那不是俄罗斯没本事,是这盘棋压根不是打出来的,是耗死对手的活棋。打仗要的不是一时爽,是打完之后几十年别人都起不来。普京精得很!
俄罗斯这仗怎么收尾?关键在于两点——地面上的安全缓冲区,和谈判桌上的国际承认。
第一步:军事上划定不可逾越的缓冲区
当前已实际控制的地区:克里米亚、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这些已经是既成事实。
下一步最可能的操作,是在顿巴斯和乌克兰剩余领土之间,通过军事推进和巩固防线,把战线稳定在一条易守难攻的天然边界线上——例如聂伯河。
换句话说,俄罗斯真正的目标是把乌克兰永久性地变成一个地理上残废、经济上废墟、军事上虚弱的缓冲国。这种状态最符合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不用长期驻军,乌克兰也不具备任何威胁能力。
第二步:外交上逼迫西方承认“新现实”
当乌克兰彻底打残、欧洲失血过多、美国大选后政策转向时,俄罗斯就会开始通过外交攻势推动停战谈判,但前提是西方必须默认俄罗斯的新边界。
届时,俄罗斯会打出能源牌、粮食牌、乃至非洲和中东代理人的地缘杠杆,把那些反对声音一个个压下去,让“既成事实”变成新的国际秩序。
就像克里米亚问题一样——一开始全世界不承认,结果呢?最后除了动动嘴皮子,谁能改写这个现实?
最终:一个残破、无力、割地的乌克兰,一个松散、失血的欧洲,一个靠美元印钞苦撑的美国。
——而俄罗斯虽然表面付出代价,但实际实现了战略防御纵深、地缘安全、资源控制和对欧能源话语权的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