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4-21 19:07 编辑
四季中最美的是春季,春季里最美不过阳春三月。民国才女林徽因有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你是一树一树的花,是燕在梁间呢喃……
诗人用轻风、云烟、星子、细雨、燕在梁间呢喃来描述四月的美好。我猜想,她在诗中所写的四月一定是公历四月,也就是农历的三月。因为只有在三月里,这些景物才会如此鲜活、迷人。
事实上,历代钟情三月且把它写进自己诗歌里的不乏其人。例如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过说到三月的美,还有一个堪称奇葩的故事。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又有谁能料到,其实英雄也难过“美景关”呢?
南北朝时,梁朝文学大家丘迟以咨议参军兼记室的身份,随临川王萧宏北上伐魏。北魏朝廷得到消息后,派陈伯之率军迎击梁军。这陈伯之原来是南梁的将军,早些年因某种原因投降了北魏。为了减少伤亡、意欲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士丘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他研墨濡毫,晓之以礼、动之以情,洋洋洒洒写了一封数百言的劝降书给陈伯之送去。据说陈伯之不识字,收到书信后就命手下人读给他听。
或许这位读书信的人也是当年随陈将军降魏的随从吧,他多年漂泊在外,思乡心切,读起书信来自然是声情并茂。当读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之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时,陈伯之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竟然垂首抽泣起来。
江南的美景,原乡的思念,文字的深情感召,使他幡然醒悟。于是,陈伯之率麾下八千虎狼之师重归故国,从而避免了一场同室操戈的惨剧。
江南的三月,柳絮轻如梦,丝雨细如愁;杨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面对如此美景,金戈铁马的将军都能为之屈服,我一个凡夫俗子岂能辜负!
桃夭梅老,欢事皆是苦短。在韶华盛极之时,去自己中意的陌上、城垣走一走,尽赏那满树喧嚣的盎然春意。如此,这一春才算没有白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