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七狐 于 2025-3-9 11:48 编辑
第一次聊天聊的是道德情操论,那是人类情感世界的内在驱动机制讨论。
第二次就聊聊社会与自然领域内的哲学理论吧,黑格尔与马克思辩证法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这两部截然不同的哲学理论,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辩证法我早已熟知,哲学研究我一无所知,所以,我就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理论谈起,向DS发起提问:请总结下下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
DS告诉我了维特根斯坦的两部哲学著作,一部是《逻辑哲学史》,一部是《哲学研究》。并对这两部书进行了对比,在我看来,《逻辑哲学史》是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的基础,《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思想集大成。
显然,我对《哲学研究》更有兴趣,于是继续发问:我想阅读《哲学研究》,能推荐一个好的中文译本吗?
DS推荐了陈嘉映译的商务印书馆“黄金标准”的《哲学研究》,并对这本书做了详细的概述,我从概述中发现一些问题,并向DS发问求证:看了您对《哲学研究》的总结概述,我觉得书中的许多观点,是辩证法在实际生活中的研究和应用,您觉得有道理吗?
DS给出的结论是:若非要类比,可以说维特根斯坦提供了一种“语言层面的辩证法”,通过解释语言游戏的多样性,破除对单一真理的迷信,但其目标不是构建新理论。并解释辩证法是利用矛盾,哲学研究是消解矛盾。
我继续发问:实际生活中,矛盾是不可能被完全消解的,但一定是可以利用的,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更具现实性,哲学研究的矛盾论可能太理想化了吧?
DS回答,真正的“现实性”或许在于既要承认社会矛盾的客观存在并积极介入(辩证法),也要警惕语言和概念可能制造的额外混乱(维特根斯坦)。两者结合,方能在复杂现实中既保持行动力,又不堕入空想或者教条。
我问:你的解释很好,让我看到了辩证法的宏观构建和哲学研究的微观控制。
DS答:哲学的魅力在于,它既能像辩证法一样勾勒星空,又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丈量脚下的土地,希望这种“宏观-微观”的双重视角,能助你在思想与现实中走的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