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迷津,唯有自渡--季羡林散文
本书是散文选,内容博杂,但基本是季老晚年之作。书名是个忽悠人的,不伦不类。季老是大学者,研究佛教吐火罗文等,这个对他说来只是闲笔,对于他的学术专著,这种散文杂文只算是下脚料。但我以为君子不器,若能写得严谨扎实的学术专著,也当能将散文写的清婉流畅。二者并不矛盾。不过本书毕竟都是季老晚年之作,内容怀念母亲,追忆师友,再写点豢养的阿猫阿狗,如此种种(季老写过牛棚杂忆,关于文革算是写了专题,这里没有谈及),所谓老人者,惟思既往也,老人的文字大类如此。
过去有个西方著名化学家年在垂暮,早餐时拿起光盘子,照见里面自己的影子,幽默地问候:老家伙,你还活着?季老活了99岁,大概花甲之年后,年年都要跟死神打个招呼,撰个小文八十自述、九十自述。杜甫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老年人的文章应该浑厚朴茂,最为可观,其实也未必。老了,自然磨去了棱角,变得“珠圆玉润”起来,这好那好,四平八稳,总叫人意犹未尽,彼老朽者何足道,说的并不错。
季老在文中常常自谦,称自己总是没志气,没出息,成不了伟人。不过拜读他文章,倒可以看出他是个一个爱国者,在2003年已是耄耋之年,居然敢于预测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中国将在列国面前展现强大实力,言之凿凿,让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