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毛的《沁园春•雪》——附公某朗诵 文:公理力
毛是一位够拽的诗人,这点应该无异议。
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毛不曾从政,他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首先可以想到的是,他或许会成为一位更了不起的诗人;亦或正相反——成了一位满大街都是的平庸诗词爱好之辈! 你很难否定,两者似乎都不无道理。
1972年,毛在中南海自己的书房里会见了美国两百年历史上首位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事后他将这场打破坚冰之旅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在毛表示我们可以谈谈“哲学”后,尼克松恭维毛的思想改变了世界,毛的回应却颇令客人意外:我不过改变了北京附近的一些地方。对毛这种典型的中国式自谦,尼克松和基辛格还是首次领教,惊异之余,则理解为毛式幽默。
而但凡是中国人,就无不知晓,毛绝非什么谦谦君子。其少年时代的轻狂,或与芸芸众生中大多年少轻狂者没什么不同,但到了中年时代,毛便相当“孤独”了——不再有比肩者:其志向与气概竟乜斜中国两千年来的所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们。由此出发,毛有没有帝王思想?这个问题也就不言而喻。
其实,毛这种旷世气概与踌躇满志,在他青年时代写下的《沁园春•长沙》中就已表露无遗。该词填于1925年路过长沙途中,忆及自己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无惧湘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更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该词之眼则是那句“世纪之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仅仅11年后的1936年,不得不避居陕北山沟沟的毛,在领略一场北方大雪后,写出了他最令世人钦佩的《沁园春•雪》,淋漓尽致地回答了自己11年前那首词中的乱世设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45年秋,毛赴重庆与蒋进行世人瞩目的国共和谈长达一个半月。期间,与友人柳亚子有过晤面,柳赠诗于毛,并求毛诗词,毛无新作,便手书这篇旧词回赠。之后不久,这首《沁园春•雪》经柳亚子这位有心人运作,在重庆一些报纸公开发表,引起轰动。
此事令蒋十分不爽,曾多次求证身边幕僚陈布雷等人,这首词真是毛泽东写的吗?他还愤愤不平地对夫人说:“我看他毛泽东野心勃勃,想当帝王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陈布雷遵从蒋的意旨,组织当时的笔杆子们也来写同韵《沁园春•雪》,意图写出超过毛的好作品来,公开发表,压一压毛的风头。
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民国那帮遗老遗少的词作,竟找不出一首能与毛媲美的。其实,蒋的御用文胆、号称民国第一笔杆子的陈布雷对毛的这首词就有极高评价:“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
而柳亚子则评价道:“中国有词以来第一手,虽苏(轼)、辛(弃疾)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