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流火都城 于 2024-12-15 20:00 编辑
近来读《三国演义》,感觉颇好。并不深邃的文言,简洁之中并不难懂。所以读起来使人陶醉。我总算明白,为什么教员会如此热爱此书。不仅仅是故事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恐怕还在于该书的语言魅力吧。其实,三国的故事,大家多少耳熟能详,但看完第一遍,就觉得搞懂了三国的精彩,就大错特错。因为该书的文笔,也是值得反复观摩的。
记得曾有一位高考作文满分的学生,写得一手好的文言文,私下介绍经验时,他说他特别爱读《三国演义》,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三国演义的文笔坚实,有历史的实在厚重,又有扎实的文笔。从语言来说,是一种极简的文笔。书中的短句具多,而且最大程度做到了言简意赅,值得回味。
三国的故事性来讲,有嚼头。但三国的故事往往都不怎么长篇大论,而是三言两语就交代了故事梗概。没有过多采取小说笔法,所以情节并不铺张,而是有头有尾,能一句话说明白,就绝对不用十句话来啰嗦。这不是读一遍所能理解的。只有站在写作的角度来看三国,才会发现它更加高明的所在。尽管三国故事有点刻板化,人物性格缺乏灵活多变,但基本上已经做到了故事完备,用词精炼与典雅。
三国演义毕竟是名著,几千年才出这么寥寥的几本。所以它的象征性很强,值得研究的地方也很多。如果读三国演义只读谋略和兵法,那就缺失了什么。三国的文学水准也是比较高的。其文风醇厚深沉,有如晨钟暮鼓,大江东去,感人至深。
最后用一个考公的题目做结尾,请问以下哪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A刘备 B关羽 C曹操 D孙权。此题的答案是C。至于为什么,你想到了吗?
补充内容 (2024-12-16 10:31):
最后一道题,应该为A司马懿 B诸葛亮 C曹操 D孙权。因为关羽也不算三国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