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个小故事,故事的主角叫英若诚,就是小品演员宋丹丹的前夫英达的粑粑。
老英家出人才啊,据说跟螃蟹的祖辈金兀术同属一族,都是咱江南柯大侠的死敌。
英达的祖爷爷叫英敛之,经历类似范闲,娶了公主创办了大公报和辅仁大学。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他,而是英若诚。
英若诚是著名的演员和翻译家,做过文化部少卿。在生命回光返照的最后几年里,他在病床上对自己的忘年交美国人康凯丽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的一生。
康凯丽断断续续拢共录音了一百多个小时,并尊照英若诚的遗愿,在他死后整理出版了这本回忆体自传,书名叫Voices Carry,雁去留声的意思。
这部传记有个中译本引入国内,叫水流云在,寓意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不过中文翻译版的水流云在跟原版的Voices Carry相比不仅没有了序言,内容也被和谐掉了很多。
康凯丽写的原版中,披露了很多中文版里看不到的经历。比如英若诚在传记中说,自己被彭真找去,负责监听他所认识的所有外国人的动向,定期向郑府提交关于他们的书面报告,而情报搜集工作贯穿了英若诚的一生。
书中第二章写道:“1950年安全部门到清华大学宿舍里找了英若诚,让他协助搜集两名美国人Allyn和Adele Rickett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随后,两名美国人入狱。”
书中还提到英若诚经常在家中招待外国友人,宴会结束后他们夫妻二人就会各写一份几十页的报告,非常详细。比如英国人伊文斯,他是英家的好朋友,莫逆之交那种,他甚至把自己的汽车给了英家,英若诚也递交了有关他的报告。
因为接待外宾,英若诚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受到了郑府的关怀。英达回忆说:“我们总是能得到普通市民得不到的食品用以招待外宾...”
为了尊重英若诚的意愿,康凯丽在这本传记中做了大量自我审查的工作,主动删掉了不少录音内容,很多敏感的故事点到即止一笔带过,因为英若诚不希望自己的回忆录给别人造成麻烦。康凯丽在书中说,英若诚这方面的故事还是留给别人来写吧。
康凯丽在书中给了英若诚不少溢美之词,说他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达到了六星子举同志难以企及的高度,毕竟他所举报的都是外国人。
这本书与普通打小时候就开始唠嗑的自传不同,开篇就从文革入狱时说起。但与普通自传相同的是真实性待考。
比如他在自传中说监狱从不打人,顶多也就是罚跪。然而无论是他儿子英达还是同狱中人,都证明过英若诚在监狱里被打成重伤的故事。
为了国家荣誉英若诚在弥留之际始终不肯说实话,因为他认为自己和子举一样是真正的爱国者,家丑绝不能外扬。
这或许就是信仰吧,真让那些成天削尖脑袋拿着放大镜找中国不是的令箭之流无地自容。难怪读完此书的东方安澜同志不禁发出由衷滴感慨: 李熙真是个猥琐的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