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仔队没有,有鸡宰队
《闻所欲闻的回忆录》十三
狗仔队:专门跟踪、窥探名人,爆料其隐私的一类人。这种人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是不能存在的,捉住会被当成流氓团伙。
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有一种“鸡宰队”却很有“存在感”,农村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在各个村庄出现。这种“鸡宰队”中人的身份还挺高,不是农村各种高层领导比如公社干部、大队干部,就是领导的帮手比如生产队干部、民兵之类。
“鸡宰队”是干什么滴?当然不是搞跟踪、窥探,爆料隐私滴,而是农村领导者下乡严格执行“以粮为纲,多种经营”伟大政策滴帮手。
“以粮为纲,多种经营”是改革开放以前中央规范全国农村种田方法的战略方针。具体执行情况各地稍有差异,但“以粮为纲”是第一位的,民以食为天嘛。“多种经营”只能在丝毫不影响“以粮为纲”的前提下适当添加一些经营种类。这好比炒菜,主食材必须足够放量,佐料嘛少放一点为佳,不能把主食材滴原汁原味盖掉。“鸡宰队”是干什么滴?就是农村领导者下乡检查“炒菜”有没有把“佐料”放滴太多,进而把“主食材”滴“原汁原味”盖掉滴现象。
说到现在,读者恐怕还不知道“鸡宰队”到底是干什么滴吧?呵呵,前面都是“药引子”,下面“药汤罐”来了。
1969年12月,我滴全家下放到江苏省六合县竹程公社唐楼大队新庄生产队。冬天刚过,农村人为了多攒几只“鸡屁眼子聚钱罐(下蛋母鸡)”,拿鸡蛋换些油盐针线、肥皂笤帚钱。大多人家纷纷抚养一群小鸡(直接买下蛋的新、老母鸡太贵了,要四、五毛一斤,挣工分二毛七一天滴农村人买不起)。有春天抱窝老母鸡的人家当然是自家孵小鸡,这是最省钱滴方法。没有老母鸡的或家里老母鸡是“废柴”——不肯“怀孕”带小鸡的,只好掏现钱也要买一群小鸡,等小鸡长大后挑选鸡屁眼子聚钱多(下蛋多)滴新母鸡,按家里人头数量留下几只“人头鸡”,其余都必须卖了、送人或杀吃了,因为“以粮为纲”政策规定:
每个村民只能养一只“人头鸡”,多养的鸡如自己不处理,等到“鸡宰队”来检查时只有一条出路:杀!
我家呢?我家也试养了两只新母鸡。不是说买新、老母鸡太贵了吗?哪里哪里,我家下放是父母带薪下放,收入虽在南京城里不算咋滴,在我们下放的地方和“二毛七”农民一比就——太有钱了!养两只新母鸡也是由于好玩而不是作为“聚钱罐”。
等到小鸡们纷纷长大,许多新母鸡都开始下蛋时节,公社、大队的“鸡宰队”便纷纷下乡检查“炒菜佐料”滴问题。当然,“鸡宰队”下乡之前,会通知各家各户把“人头鸡”关起来检查,把多余的鸡仔处理掉,免得由下乡“鸡宰队”里的“带刀侍卫”动手杀鸡就难看了。
……来了来了,一听村里有鸡飞狗跳的动静,就知道“鸡宰队”到了,为什么?狗狗是一见生人就叫,厉害滴还要咬人。那个没有被关好的鸡自然是多余的鸡仔,“鸡宰队”的“带刀侍卫”当然连鸡带狗一块儿撵——“鸡飞狗跳”的成语估计就是打这儿来滴。
“带刀侍卫”抓住鸡就问看热闹滴:这鸡是谁家的?不说就宰了。
有人赶忙说:别别,是我家的,鸡没关好跑出来了。
“鸡宰队”的头儿就招呼“带刀侍卫”:到他家看看去,够数就宰了。
“鸡宰队”检查到我家隔壁拽子家,一点鸡头和人头——鸡头比人头多两只,“带刀侍卫”抓起一只鸡,拽子他爸喊道:“别杀,有两只鸡是隔壁下放干部老张家的!”
这时我正在拽子家门口看“鸡宰队”怎样“干活”呢,拽子他爸朝我挤挤眼睛,我明白了,说:“是滴,有两只鸡是我家滴,我家鸡喜欢跟他家鸡躲猫猫玩。”
“鸡宰队”刚才从我家出来,知道我家少养了两只“人头鸡”,“带刀侍卫”不知是真明白还是装明白,把鸡丢下走了。
就这样,各地农民种田才得以规范化,粮食产量才能保证增产增收。……还是吃不饱啊,我们新庄“二毛七生产队”每年总有少数人家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以“瓜菜代”——不,青黄不接时哪有瓜,以“野菜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