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浅谈顿渐悟之别
查看: 4039|回复: 1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顿渐悟之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1-26 10: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4-1-26 12:50 编辑

悟和思有区别。思考是认知活动,有具体思考对象,主客清晰。悟,指向的是“道”。悟不仅包含认知,还有“让自己符合,贴近乃至成为一部分”的含义,也就是所谓天人合一。主客边界是含混的。

悟,不是印地哲学的方法论,而是道家玄学。汉传佛教是儒释道杂合,禅宗就是其中典型。比如什么六祖,五祖这种“祖”的概念,一看就十分中国,正宗印度佛教思想中是没有的,这种血缘意味很浓的论资排辈,显然是儒家的思想意识。

悟道,修佛,共同点是都设定了从低到高的层级次地——境界。境界在佛家词典里是指果位。悟与思的区别是:思是定义清晰的纯大脑活动;而悟,则是大脑活动,行为实践和最终结果的一锅粥。悟,可看成是某种沉浸式体验引发的质变。

那么,顿悟和渐悟的区别在何处呢?

顿悟派认为,只要体验到了,质变自然发生,果位就有了,不用苦修;渐悟派则认为,体验的东西是假的,水中月镜中花,需历经艰修苦炼,才会得到对应的境界。而且最后还要去除业力,才能获得某种果位。

顿渐之别,并不像有些网友认为的那样,主要差别在时间长短,或思考过程中的累积到爆发——这类思维活动的不同阶段,而是能否直接越级直达,省略中间步骤。

渐悟是按部就班达到目的;顿悟是通过某玄之又玄的特殊渠道和方法,省略中间环节,一步到位。顿悟派往往强调慧根和心性;渐悟派讲的是品德和毅力,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迷信鲤鱼跃龙门的传统知识分子,显然更喜欢顿悟。也只有深受文字之害最重,对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和无力感体验最深的传统知识分子们,才能发明闯造出“文字障”这种概念,和“会作打油诗的文盲”这一让人拍案叫绝的形象。

进可入朝当官,修齐治平为外王;退可落发为僧,参禅顿悟成内圣。入世出世。知识分子,总要给自己留条后路,皇权桎梏下,思维伸展之空间,透口气的地方,也算归途。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也比较符合古代知识分子的利益和审美。

顿渐派之争,体现的是传统知识分子,从开始抗拒,反对印度佛教思想,到慢慢接受,成规模进入,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佛教思想的现象。或者说,体现的是来自印度的宗教,正在逐渐的适应汉地文化,并吸纳当地知识分子的过程。

其实道家自己也有顿悟派。清末时,山东河北的农民们就相信,只要把某些描画着神秘图纹的符箓烧成灰烬就水喝了,就可以太上老君上身,刀枪不入。省略漫长的修行一步登天成仙,进而战胜洋人。也算一种顿悟。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弯道超车梦吧。

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为啥一些连国家民族,中外之别,这种最简单浅明的分别心都没能迈过去,一脸爱欲财色相的家伙,却能大萝卜脸不不红不白的谈啥空,讲神马禅。这是因为他们的前辈也是如此,即便神仙附了体,也不耽搁扶清灭洋。

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也是省略中间环节一步到位的顿悟。“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冻死迎风战,饿死腆肚皮”是人定胜天,但又何尝不是某种天人合一呢?呵呵。不自我麻醉,自我攻略,不精神胜利,这日子还怎么快乐的过下去嘛。于是,就都和光同尘,知足常乐了就……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4-1-26 11:07 |只看该作者
悟和思有区别。
--------------------
这句很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1-26 11:08 |只看该作者
换个角度说,

思,是精进。--比如从跑步500米,进步到1000米、3000米。
悟,是拓展。--婴儿,爬着爬着,可以站起来走路了。呵呵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1-26 11:17 |只看该作者
顿悟派认为,只要体验到了,质变自然发生,果位就有了,不用苦修;
渐悟则认为,体验的东西是假的,水中月镜中花,需历经艰修苦炼,才会得到对应的境界。而且最后还要去除业力,才能获得某种果位。
------------------
顿悟,可以理解为、主观能动性。
---刘邦,无业游民,却被吕后的爹、吕太公看中。--杨大教授,把女儿嫁给太祖。--开不开国、当不当皇上的另说。
--说的是、主人姿态,天下、物为我用。--尼采。
--当然只有心气儿、没手段也不行的。--小青年儿。呵呵


渐悟,
--其实是苦修,--奴隶、打工人姿态。---实践出真知。--践行。--也是尼采。--基督教奴隶道德、特蕾莎修女。
--只出肉体傻力气,也是不行的。--得,庖丁解牛妙世故。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26 11:18 |只看该作者
另外的角度,还有,

修人、修心、修道。--儒释道、三家。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26 11:27 |只看该作者
不自我麻醉,自我攻略,不精神胜利,这日子还怎么快乐的过下去嘛。于是,就都和光同尘,知足常乐了就……
-------------------------
这种,就是、顺民了。



这类国人都会充分理解,并主动找出美西现存或历史上的某些缺点不足出来,进行自我攻略,最后得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结论。连洗脑都省了,今天的韭菜们已进化出了自我催眠的新能力……
------------------------
甚至、甘心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26 11:30 |只看该作者


@雾鬓新梳绀绿    快来,螃蟹发主贴啦!
@浅浅珍珠蓝   


@绝对不主流   
@战斗鸡   
@论金     


呼叫四大金刚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26 11:30 |只看该作者
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也是省略中间环节一步到位的顿悟
人定胜天,但何尝又不是某种天人合一呢?
-----------------
哈哈哈,是的。---典型就是、始皇帝。--天下唯我、为所欲为。---个人极致。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26 11: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别从口语角度理解悟
悟,佛教里大彻大悟的认知境界,是思的最高结果
从人生观价值观角度认识到眼耳鼻舌身意要六根清静,从世界观角度认识到四大皆空,这是个不可知论,这种意识状态下轮回主体末那识没有了分别心和欲望,在肉身死亡时就可以涅槃圆寂跳出轮回脱离苦海
这只是认识层面,想死前达到这种境界还要实修
这是一套让人坦然面对死亡的临终关怀话术,却也是一套消极的人生观,并不怎么值得追求,因为包括了三观的终极思考,倒也有很好的哲学启智作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26 11:32 |只看该作者
恭喜、@螃蟹  ,

进入了、文化层级。---你悟了!---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26 11:3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人,区别太大了
因为思想
悟来悟去,还是钱最实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26 11:33 |只看该作者

大萝卜脸不是红就是白还可能绿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26 11:36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26 11:31
别从口语角度理解悟
悟,佛教里大彻大悟的认知境界,是思的最高结果
从人生观价值观角度认识到眼耳鼻舌身意 ...

思考是认知活动,有具体思考对象,主客清晰。
----------------
喏,


你就正当、@螃蟹的这句评语。----还是、完美背书型的。----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26 11: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投入 发表于 2024-1-26 11:36
思考是认知活动,有具体思考对象,主客清晰。
----------------
喏,

你懂个屁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1-26 11:38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26 11:31
别从口语角度理解悟
悟,佛教里大彻大悟的认知境界,是思的最高结果
从人生观价值观角度认识到眼耳鼻舌身意 ...

如果【悟】是佛教思想中的一个概念,那么,这个佛教概念的梵文或巴利语是啥?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1-26 11: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佛学是一门相当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关于动机与行为的因果研究,这对于识字不多的中国文盲来说,是挺好的启蒙教材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1-26 11: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螃蟹 发表于 2024-1-26 11:38
如果【悟】是佛教思想中的一个概念,那么,这个佛教概念的梵文或巴利语是啥?

不知道,这显然不是什么值得溯源的话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1-26 11:49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26 11:42
不知道,这显然不是什么值得溯源的话题

所以,啥顿悟VS渐悟,不过是汉传佛教(儒释道混杂的佛教)特有的问题。
人家正宗的佛教,没有五祖,六祖的这种东西……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1-26 11: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一次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经历就可能让人认识到人生即苦死亡就是解脱,这就叫顿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就只能寄希望于渐悟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1-26 11:55 |只看该作者
顿悟是一口气吃成胖子。渐悟是细嚼慢咽……表情:打嗝儿。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1-26 11: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4-1-26 11:58 编辑
螃蟹 发表于 2024-1-26 11:49
所以,啥顿悟VS渐悟,不过是汉传佛教(儒释道混杂的佛教)特有的问题。
人家正宗的佛教,没有五祖,六祖 ...

你想从佛教教义里寻求道德力量是缘木求鱼,《三字经》《增广贤文》更适合你
佛学经义消解人生意义,主要内容是认知心理学,道德哲学方面仅有点干瘪的善恶因果理论,但其根本教义却要求人们放弃分别心,不善不恶不垢不净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1-26 12:00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4-1-26 11:30
@雾鬓新梳绀绿    快来,螃蟹发主贴啦!
@浅浅珍珠蓝   

还以为发盛世美颜哩……表情:一路狂奔。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1-26 12:07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26 11:56
你想从佛教教义里寻求道德力量是缘木求鱼,《三字经》《增广贤文》更适合你
佛学经义消解人生意义,主要 ...

佛学经义消解人生意义,主要内容是认知心理学,道德哲学方面仅有点干瘪的善恶因果理论,但其根本教义却要求人们放弃分别心,不善不恶不垢不净
--------------
错误、浅薄、粗陋。----比比皆是。----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1-26 12: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投入 发表于 2024-1-26 12:07
佛学经义消解人生意义,主要内容是认知心理学,道德哲学方面仅有点干瘪的善恶因果理论,但其根本教义却要 ...

老文盲,你应该去伪关天找你的同类人,别跑这假装自己读过书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1-26 12: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投入 于 2024-1-26 12:14 编辑
螃蟹 发表于 2024-1-26 11:49
所以,啥顿悟VS渐悟,不过是汉传佛教(儒释道混杂的佛教)特有的问题。
人家正宗的佛教,没有五祖,六祖 ...

哈哈哈,

印度佛教,没有顿悟。---是的。
--人家讲开悟。--也就是说,悟,就是一瞬间。--然后,达到另一层境界。--觉者、佛。

但是,西藏密宗,是有的。--它的双修,其实就是一种顿悟。--还有棒喝。--人工造悟。--个人以为。呵呵

至于中土,所以特别禅悟、顿悟,---主要是读书人、儒家的传统,一直是修炼。--克己复礼为仁。
--所以,自认为,----1、悟前修、悟后修,都有了。--2、就差、这个悟。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1-26 12: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投入 于 2024-1-26 12:17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26 12:10
老文盲,你应该去伪关天找你的同类人,别跑这假装自己读过书

别跑这假装自己读过书
----------------
你读过的那些书,----在你手里,按你的读法。--叫做,技术手册、产品说明书。---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1-26 12: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4-1-26 12:22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26 11:50
一次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经历就可能让人认识到人生即苦死亡就是解脱,这就叫顿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就只能寄 ...

真正经历过,思想才会有质变,这恰恰不是顿悟,顿悟是没经历过,但忽然一下,就知道了。

六祖经历啥了?就“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了?

鲁智深最后顿悟了,经历啥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两个最典型的所谓顿悟案例,都不是因为亲身经历或修练而获得某种境界,而是越级直达。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1-26 12: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螃蟹 发表于 2024-1-26 12:17
真正经历过,思想才会有质变,这恰恰不是顿悟,顿悟是没经历过,但忽然一下,就知道了。

六祖经历啥了 ...

你是把六个包子没吃饱,第七个包子吃饱了,理解为“第七个包子叫顿饱”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1-26 12:20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26 12:19
你是把六个包子没吃饱,第七个包子吃饱了,理解为“第七个包子叫顿饱”

不是我这么理解,而是顿饱,就是这样一个含义。例子我前面举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1-26 12:21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26 12:19
你是把六个包子没吃饱,第七个包子吃饱了,理解为“第七个包子叫顿饱”

傻子,

以假修真,----听说过没?---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