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10-6 08:18 编辑
1
阿狸概括道:“布留尔的《原始思维》……把不属于地中海文明的其他文明当作不发达的落后的文明……是低等思维,人是野蛮人原始人低等人……以这种眼光看待社会时,自然就会成为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在对待人们时,自然也是一个种族主义者”,这基本上是符合该书的叙事。
阿狸接着说这是“欧洲中心论”,自然也不错,可是不够明晰,盖因为“欧洲中心论”包含两种相反的含义。
一种:耶和华是唯一的神,是至高至善至能的神。列维把世界文明划分为“地中海文明”及其外的“非地中海文明”时,标准就是这种基督信仰。信耶和华的,是文明;异教徒,是低级思维和低等文明。
一种:经过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以及工业革命以后,欧洲人进入理性时代。强调个体价值与理性。《原始思维》里如何区分原始思维方式?一是因为集体无意识思维没有个体独立性,一是因为不能对物质世界形成客观的因果关系。言外之意就是这些丛林人尚未开化出人性。
欧洲中心论调里的高级文明,因此就有两个相反的形态:
❶为神活着
❷为个人活着
2
为神活着,文明不?高级不?先引用一段《旧约·创世纪》:
1:1 起初神创造天地。At the first God made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1:2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And the earth was without form, and void; and darkness was upon the face of the deep. And the Spirit of God moved upon the face of the waters.
基督教圣经是欧洲文明的源头,规范塑造着西方文化与人性。上帝创世之初没有人。引用的这两段话,是誰记录的呢?是怎么记录下来的呢?唯一答案是,后人倒叙追记的。西方历史就是这样从后往前倒叙倒推的。用中国顾颉刚先生的话说,西方古史都是“层累地造成”。这种以逻辑推理出来的历史,唯一的作用是用来表明:人为了神活着。
对比看看中国的史记,《五帝本纪·皇帝》: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史记》从黄帝开始写起,然而黄帝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人,前面还有神农氏。神农氏的事迹,知之不详,知之可疑,于是不采信。这就是中国人的历史观,人,首先要信自己,而不是信什么至高的神。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看看啊,神农氏世衰败,黄帝重整山河,光复旧族,“诸侯咸来宾从”,中国人的传统,从源头上就是为人活,为民族活。
再举一个例子,看西方希罗多德的《历史》:
“关于埃及,我同意他们这种说法,并且我本人也完全相信他们所说的话。因为我看到,尼罗河是在离相邻地区非常远的地方流到海里去的,在山上能够看到贝壳,地面上到处都盖着一层盐,以致附近的金字塔都要遭受到损害,而埃及的仅有的砂山就是孟斐斯上方的那座山。
对我来说,关于这个国家的一个有力的证据,是我从祭司们那里听到的又一件事实。在听到希腊人的所有土地都是用天上的雨水来浇灌,而不是像他们的土地那样,是由于河水的泛滥而得到灌溉的。现在必须承认,他们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包括其他埃及人在内,都生活得更容易,原因是他们要取得收获,并不需要用锄头锄地,不需要用耨除草,也不需要做其他人为了收获所必需做的事情。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土地上去灌溉,浇灌后再退回河床,随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田地上,叫猪把这些种子踏进田地,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他们是用猪来打谷的,然后把粮食颗粒归仓。”
我引用这段历史是什么意思呢?主要是指出,在尼罗河泛滥的“地面上到处都盖着一层盐”,怎么发展农业呢?发展农业怎么可以用“用猪来打谷”呢?
且不论这种写史体例比起中国史学传统有多么拙劣,单说其内容吧:西方文明为了神,为了信神,为了荣耀神,而虚构历史,虚构人的生活。这样真好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