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处观景台停车区休息的空档,看先生瞑目无声连车都懒得下去,我笑着揶揄,怎么不下去拍几张?昨儿敕勒川你不是兴致勃勃么?今儿这可是“锡林格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你要多多留影才对得起我的行程安排啊!
区别于藏北高原的高寒牧场,内蒙古属于温带草原风景,这季节正是水草丰茂之时,各种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花遍地是,各种知名和不知名的小虫子,会飞的,不会飞的,看得见的,或听得到的,让眼前蔓延至天边、至云端的绿意愈发生机盎然。
不拍了,都审美疲劳了,先生波澜不惊,却就又补了一句,确实是,行程设计不错,这趟够质够量,值了。
第一次听到把“审美疲劳”说成褒义还特别欠揍的感觉,就像看见马云提及“对钱没有兴趣,钱只是个资源”时超级拉仇恨值的表情。锡林郭勒盟绵延千里,都是沿途自然而然的景,不像“敕勒川”须刻意抵达,还有灌水自造的痕迹。只沿途的惊艳过去,还能用“惊艳”这词吗?眼里、心里都富足,必须见惯(审美)不惊(疲劳)啊!
想起那天谁说的,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待厌的地方,去别人待厌了的地方溜达。其实他的话说得不对,哪里就待厌了呢?就我所知,四川盆地风光无限,各类景致居全国之首,甚至也是有草原的,还是水资源很好的湿地草原——九曲黄河第一湾相当于我家的后花园,分分钟都能近在咫尺。
故而喜欢旅行的人更多该是爱上了沿途的风光,从自个儿见惯不惊的景致走出来,去见识别人眼里的世界,从而更好回望并珍惜“眼前人(景)”。
后来,接近锡林浩特市之前,眼前车行方向的左侧草原忽而出现十几座小山,或独立存在,或连成一片,山顶齐齐平整若削斫之状,不由得狂喜叫道,哎呀,难道是平顶山?
瞥见右侧有观景台,赶紧打方向往里泊车,就听先生说,还真是平顶山,有导引牌子标注呢,你竟然认得出来!
自然是必须“认”出来,做攻略研究了又研究的,包括距离远近和山体的形状等,“眼前见”与“传闻景”吻合了而已。
许是看我欢喜奔跑近前拍摄,休息亭里有个小哥哥玩笑,说,我们这个山是成吉思汗用刀砍平的,所以称为平顶山。他的夸张神情把我笑得不要不要的了,明摆着是用“传说”逗外地人玩儿呢!
外链资料说,平顶山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火山与草原相结合的地质地貌,据考证说,是亿万年前火山喷发而成,又叫熔岩台地。有人说,成吉思汗金戈铁马,曾多次在此处厉兵秣马,号令千军,因此它又被称为“点将台”。自然还有其他传说,小哥哥提及的怒而削平也是有的,说是与一只小白狐的逗弄相关。
后来去“锡林九曲”景区转悠,见草地诸多黑色蜂窝眼石块,我总以为就是平顶山同期的火山石,便捡了一块扔车厢准备带回家,把先生乐得哈哈的,说,想不到“审美疲劳”之外,还有其他收获和乐趣。
后面两天都是,说什么“审美疲劳”?从锡林浩特市到阿尔山市,再到满洲里,哪哪都是大草原风景,区别还在于呼伦贝尔比锡林郭勒更平坦,视野更开阔,岂非要“疲”到、“老”到醉卧其间才符合心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