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前两天,有朋友在“军营牛人”系列某篇文章后在留言:熟人世界。
尽管说得有些隐晦,但言下之意却非常明了:这哪是军营牛人?分明是作者身边的凡人凡事嘛。
其实,早在2012年,我在写这个“军营牛人”系列的初稿时,就有朋友直言:作者应该多写“牛人”,而不是“熟人”或“俗人”;要有牛人的故事,要有牛人的特点,要有牛人的与众不同,要有牛人的精神品质;看后,让人敬佩,让人追捧,让人称赞,感到确实挺牛才好;否则,一个普通人,一个陈芝麻烂谷子的生活旧事,不提也罢;这样的文章,熟人看了聊以自慰,生人看了让人生厌,影响作者整个牛人系列的质量…
这段话,精辟,深刻,曾经让我汗颜不已,甚至满头大汗。
后来静下心来一想,我写的是随笔,或叫日常练笔,素材有限,时间有限,也就随意那么一写;找个平台一发布,既无强制阅看可能,更无付费阅读要求;乐意看,欢迎;不喜欢,您随意,大可置之不理。当然,如有打扰,敬请远离。
必须声明,我写的这些所谓“军营牛人”,真就全是我熟悉的战友,并且大部分是退役军人,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有的跟“牛气”一点不沾边。
是的,牛人其实是凡人。我们都是凡人,都活在凡世之中。凡人凡事,或许才是生活的本真。
普通而不平庸、平凡不平淡。时隔多年,重新整理充实这个系列,决不是为了什么效应或收益,只是希望我的文字更好总结和展现这些战友或长或短的军旅生活,留给他们、留给这个时代一些美好记忆。
一
大隐隐于市。此话对于退伍老兵刘杰而言,或许不那么妥帖,可也多少也有那么一丁点意思。
一直以为,真正的强者,不在江湖意味很浓、竞争非常强烈的的官场职场,而是隐没于人间烟火和凡人凡事之中。
比如今天出场的这位军营牛人,1996年底退伍,平平凡凡,普普通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成为我钦佩不已的牛人。
嗯,这个牛人真姓刘,左文右刀,文武兼备,正如他的长相,五大三粗,浓眉大眼,满脸坚毅,甚是彪悍。
牛人刘杰,四川安岳人,比我小两岁,但比我早当一年兵,本该我叫他刘班长,他却管我叫大哥,显然有些乱了部队的规矩。
虽被尊称为哥,但对于这个退伍老兵,我这个新兵蛋子真是佩服得紧。
刘杰17岁就当了兵,1996年底退伍的时候,二十郎当岁,正值青春年少。而我在他那个年龄,还没穿上军装哩。这差距,从一开始就拉开了。
入伍前,在四川安岳某个集镇上,刘杰是个社会青年,多少有点混社会的意味,按照传统观念来衡量,算是个不太听话的农村混小子。
不过也奇了怪了,这样的男孩儿,往往更易招漂亮女孩青睐。可不,天天混社会不好好上学的刘杰,当兵前就泡了个有正式工作的漂亮妹妹,两人你侬我侬,情真意长,铁了心要在一起。
严格讲,对刘杰而言,这个漂亮妹妹其实是姐姐,虚长他一岁,但比他成熟许多、稳重许多。
后来,为了刘杰,这个漂亮妹妹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丢掉在铁路系统的体面工作,独闯东北,扎根哈尔滨,毅然决然地与当时一无所有、钱包比脸还要干净的刘杰结了婚,生了子,并逐步有了自己的事业。
部队真是个大学校大熔炉。不过三年功夫,曾经年少轻狂、总让家人放心不下的刘杰成熟了许多,懂得了男人的使命和担当,早早扛起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脱下军装以后,刘杰没有回四川安岳老家继续混社会,而是选择留在曾经守卫三年的哈尔滨,与自己心爱的女人一起,开始了在异乡的艰苦打拼。
二
刘杰和弟妹的创业史,充满传奇。
他们最初的事业,真不算是个事业,甚至连个谋生的饭碗都算不上。
那时,刘杰刚刚退役,可怜的退伍费只够租房子和添置简易生活用品。两个年轻人安顿好一切,手里只剩下区区50块钱。
1996年的哈尔滨,冬天呵气成冰、滴水成冰、处处见冰,异常寒冷。
那时,我在哈尔滨郊区某部服役;那时,我还不认识刘杰;那时,我还不敢想象50块钱能在哈尔滨支撑多久。
刘杰是个敢想敢干的爷们,琢磨出了让我想都不敢想的谋生手段:烤羊肉串,在客流量很大的哈尔滨火车站跟前烤羊肉串。
靠着那可怜巴巴的50元启动资金,刘杰和爱人顶着冰城的刺骨寒风,在人流如织的哈尔滨火车站烤起了羊肉串。
一台手推车,两个年轻人,若干肉串和其他可以烤来吃的食材,没有固定的摊位,没有固定的路段,经常被城管和保安撵得四处乱蹿,刘杰和弟妹的首次创业艰辛而艰难。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杰的这个决定无比正确。几乎没用多长时间,他和弟弟便淘到了第一桶金。虽然不是很多,但足以让小两口开始新的创业梦想了。
三
刘杰的第二个目标,是开一家军工白酒专卖店。
想必是天气寒冷和生性豪爽的缘故,东北人大都嗜酒,无论大小城市,卖酒的铺子随处可见,且以出售散装或壶装的烈酒为主,包装简便,价钱不高,图的是个方便和痛快。
很有经商头脑的刘杰看到了这个商机,以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很快在哈尔滨市道外区长春七道街附近租了个小门市房,开了家军工白酒专卖店。
是的,就是军工白酒,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卖点。
后来我才知道,刘杰经营的白酒,虽然与部队沾点边,质量也很好,但其实跟部队没直接关系,他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招揽生意的招牌罢了。
2002年春天,我从大兴安岭调到哈尔滨,并与同为四川安岳老乡的王祥金、周军、刘杰成为异姓兄弟后,多次到刘杰和弟妹经营的白酒专卖店坐坐看看。
彼时,他们的小店,已然成为哈尔滨市道外区一个小有名气的白酒专卖店,回头客不少,每天都有稳定的收益。
刘杰两口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四川人吃苦耐劳的特质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弟妹,长得漂漂亮亮、柔柔弱弱,看似梨花带雨、弱不禁风,实则坚韧坚强、战斗力爆棚,是个不折不口的家庭劳模。
每天,除了长时间钉在店里当“白酒西施”,弟妹每天清晨都要起个大早,蹬着一辆人力三轮,满早市吆喝叫卖瓶装或散装白酒,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如此,很是辛苦。
四
能吃苦、肯付出,总会有回报。虽然有些回报来得有些慢、有些晚,但终究还是会来。
2006年,靠50块钱起家的刘杰两口子,在哈尔滨买了第一套商品房;之前,他们早就买了车;随后不久,一家三口的户籍从四川安岳那个小镇子迁到了哈尔滨,正式成为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大城市的一员。
不仅如此,在弟妹的大力支持下,刘杰学了多年的家电修理终于派上用场。他新开了一个家电维修中心,聘请了专业维修人员,并凭着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一举成为一家大品牌家电在哈尔滨市的售后维修服务中心。
不仅如此,刘杰还开始涉足电路设计、监控设施布设等安装工程,逐渐显现出做大事、创大业的迹象。
靠50元起家,烤串竟然烤出个刘老板,刘杰兄弟确实是个牛人。
至于您服不服,我不清楚;我,反正服了。
渝夫2012年1月6日晨草于沈阳,2020年2月25日晨完善于河北易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