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军改长篇连载】九如巷94
查看: 53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军改长篇连载】九如巷9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5-17 03: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九十四

  前些日子,首长给我们上党课时讲到,做善后工作的同志,工作上要讲效率,可以是暴风骤雨,但在为人处事方面态度要谦和,一定要和风细雨。首长这席话,让我周牧仁受益匪浅。扯远了?真不是忽悠领导,我说的是心里话。
  徐参谋刚才讲,重整行装再出发;王干事和吴干事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我赞成这个说法,这也符合我们今天座谈的主题。面对个人进退去留,不管是进是留,或者是退是去,都要有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气魄,所不同的是,进和留的是重整戎装,退和去的重拾便装,就这么点小小的差别。
  至于如何正确对待个人进退去留,怎么做到重整行装再出发,三位老战友谈了很好的观点和看法,到我这儿,真没有什么新认识,再谈就是重复。要不这样吧,我就不做无用功了,不再谈自己的感想,而是在三位发言的基础上,斗胆作个归纳和补充。重点是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戎装与便装的关系。那首歌唱得好:“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们穿着便装来到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浴血疆场的时候,我们身着军装奔赴战场,用鲜血染红征衣,用牺牲书写忠诚;当军队改革需要我们退出现役的时候,我们脱下军装,换上便装,重新回归老百姓的生活。除了战死沙场的将士,还有牺牲在训练场演习场和抢险救灾现场的烈士,只要是活着的军人,都有脱下军装换上便装的那一天,谁都躲不过去。所以,当脱下军装的这一天真的来临,我们应当坦然处之,把对军装的那份不舍默默地埋藏在内心深处,把对军营生活的留恋镌刻在脑海里。
  二是尽忠与尽孝的关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部队的各级领导强调为国尽忠多,总结宣扬的先进典型,也大多是只要工作不要家庭、只忙于事业没时间孝敬父母的老黄牛。这无疑是对的,至今仍然需要弘扬这种为国家舍小家、为集体舍个体的奉献牺牲精神,但凡事都有个度,再重要的事,过于强调或者摆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就会适得其反。应该说,近些年,特别是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后,部队管理的观念、模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总结宣传的先进典型,也开始有了“忠孝两全”的代表。这是一种导向,一种更能激励官兵在部队无私奉献、建功立业的正确导向。特别是在当前,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特殊时期,更应当处理好官兵尽忠与尽孝的关系,尽可能做到两相兼顾。
  三是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这一条,跟第二条似乎有点冲突,但并非一回事,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强调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其实是要求各级积极适应军队改革带来的诸多新变化新情况,及时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让广大官兵在新的体制编制下、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在新的生活环境里有更多获得感,进而激发干事创业的信心和激情。实践证明,不扩大原有利益、不显著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改革,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也是这样,在强调理顺部队领导指挥关系、激发军事创新驱动源动力、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同时,要适当关注官兵的实际利益,适度改善和提高官兵的工作生活条件。而这方面,尤其是在这轮军队改革还未完成的大背景下,现实困难和矛盾还很多,需要补齐的短板不少,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军地双方,都需要花很大的力气。
  吴干事,你被确定转业之前,多长时间回一趟盛天?嗯,各个方向的情况不太一样。据我掌握,这方面,中部战区陆军机关的规定可能比较人性化,离家近的半个月轮休两天,离家远的一个月集中轮休四天。那些新组建的单位,机关干部几乎百分之百都是两地分居,不让回家怎么行?夫妻和谐、家庭稳定还要不要了?可有的新组建单位就没有这方面的规定,需要军委统一作出安排。
  当前还有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就是两地分居的军队人员,定期轮休的路费怎么解决?按照现行财务规定,官兵的探亲休假路费实行包干,每两年发放一次,多不退少不补,并且这里面不包含两地分居人员的轮休路费。也就是说,就目前的财务规定而言,轮休路费只能由个人承担。首长,从咱们原盛天军区分流到其他战区军种机关的同事,家大多都在盛天,离得近的五六百公里,稍远一点的八九百公里,更远一些的两三千公里,这么远的路途,就算一个月或两个月轮休一次,路费得多少?一年没个两三万块,根本下不来。两三万元对一个家庭而言,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军队改革之前,这些同志都工作和生活在盛天,无需这笔开支,现在一下多出这么大一笔开销,显然是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这是改革造成的个人生活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不应该全由个人埋单。
  嗯,家属孩子是可以办理随军,随军以后就不必来回跑,但现在的问题是,那些新组建的军种机关,目前连个公寓房都保障不了,家属小孩随军随队后住哪里?如果租房,家庭生活成本是不是又要增加?更何况,原军区机关的同志大多不年轻了,孩子不是上初中就是上高中,别的城市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有没有盛天好,高中阶段的孩子能不能转学,转学之后能不能适应,都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不是说随军就能随军。还有,就算尽快办理随军,家属的工作怎么安置?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待遇有没有在原来好?这些问题,每个家庭都会认真考虑和取舍。这些由改革引发的现实矛盾问题,没有高层的统一决策部署,没有军地的密切协作,显然难以顺利解决。



  【桐言无忌】

  人生就像一场化妆舞会,每个人都用面具挡住自己真实的表情。可是当你成为一名军人的时候,你就是一个精神上、灵魂上赤裸裸的人!周牧仁,基于你所阐述的三个观点,桐言也想略述一下。
  戎装与便装的关系。当他们还是一身便装行走在大街上的时候,不过就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可是当他们穿上军装那天起,这身绿色的方阵连同金色的年华一起踏进了橄榄军营。军装,是一首雄浑的歌曲,踊跃的音符,美妙的乐谱,洋溢着壮志与豪情!军装里有一份执著的追求、一种坚定的信念、一股独特的气质!它代表着责任,象征着正义,蕴含着正直,它是中国脊梁的代言!相信经过部队的洗礼,脱下军装的他们,无论穿上便装还是休闲装,一样是飒爽英姿!
  尽忠与尽孝的关系。自古忠孝难两全,尤其当下的官兵们,连妻儿都是异地而居,何来的忠孝?有多少丈夫在军嫂临盆生产之际还远在他乡严防职守?有多少儿女高考在即父母双双服役却未能陪在身边?有多少年迈双亲患病住院儿在边关把守难以陪同?甚至有的官兵都未能见到父母的最后一面。这深深地内疚,这今生都无以弥补的遗憾,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趴在被窝里悄然抽泣。
  工作与生活的关系。都说当下政策好,军人收入很丰厚,可是又有几人知道他们的工作强度、工作难度呢?没有星期礼拜不说,加班加点不说,有的甚至连续出差半年,吃饭在路上,睡觉在车上,电脑在身上。正如笔者所言,他们是铁人,继续加油备战。他们不求反馈回报;不求鲜花掌声;不为锦旗荣誉;只为对得起自己身上的这身橄榄绿。
  周牧仁你别说了,桐言再一次哽咽。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5-17 20:26 |只看该作者
不求鲜花掌声;不为锦旗荣誉;只为对得起自己身上的这身橄榄绿。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5-18 03:25 |只看该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5-17 20:26
不求鲜花掌声;不为锦旗荣誉;只为对得起自己身上的这身橄榄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