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
有福这小子,看起来忠厚老实,没想到思想那么复杂。我洪梅喜欢当兵的,我还差点嫁给军人?混小子,这话谁告诉你的?还笑,胡乱猜测!我对当兵的客气一点,热情一点,就说明我喜欢当兵的?就算喜欢,跟嫁不嫁不挨边嘛。哈哈,你别紧张,其实还真被你说中了。我十五岁那年,初中还没毕业,就因为早恋被学校开除了,父母拿我没办法,人找人,人托人,把我送到九如巷当年唯一那家理发店,对,大致就是现在迎驾阁后身那家茶楼的位置,当时是一排小平房,后来市***搞开发,才盖了那栋七层高的楼房。刚到九如巷,我的眼睛全绿了。呵呵,为啥?满巷子全是当兵的啊。我喜欢兵哥哥,打心眼里喜欢!没什么理由,就是喜欢!好多女孩都有兵哥哥情结,只是我比较强烈和持久罢了。
因为喜欢和军人打交道,我在那家理发店学得很认真,大概两年功夫,成为师傅最得意的门生。后来,因为那栋平房拆迁,师傅去了另一个区发展,临走之前,他帮我租了现在那间房子,鼓励我开了一家小理发店。我这个人随遇而安,没什么大的追求,对金钱也没有太强烈的欲望,够吃够喝够养家糊口就行。所以这些年,二十七八年过去了,我一直窝在九如巷那家小理发店里没挪地方,包括和我老公结婚后,我俩奋斗了将近二十年,终于在九如巷东头南面的小区里贷款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在九如巷安了家。我是真喜欢这条巷子,真喜欢这个巷子里的军人。此生无缘嫁给军人,一辈子在这里为军人理发,为军人服务,也算是我的偏得和福气吧。
在九如巷开了这么多年的理发店,不管是叫后勤部的那些年,还是改称联勤部的这些年,包括现在联勤部即将面临整编,也不管联勤部里的军人怎么换来换去,我那个理发店,始终非常受那些干部战士的好评和欢迎。这些当兵的,最短的连续在我店里理发一两年,最久的长达二十四年,对,就是王大爷讲的那个师职干部。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为了方便理发,干脆往我那里预存理发费,一次最少二百元,我也给他们打折,理六次免费送一次。他们非常信任我,预交了费用,既不要求我给开收据,也不要什么会员卡,我找个本子随便一记,理一次发登记一次,过段时间,我说还剩几次就是几次,他们不会去翻本子,更不会跟我计较有没有记错。呵呵,兄弟们这么信任我,我怎么可能搞小动作?那样做,我洪梅还怎么在九如巷混?还怎么面对那些可爱的兵哥哥?这种事,打死我都不会做。
这次部队改革,吵吵了挺长时间,一直到今年一月份才开始动真格的。联勤部那些兵哥哥真不容易,特别是那些干部,几乎每个人都面临走还是留的考验。他们以前都是下面部队的,好不容易调到军区机关来,有的费了好大劲才把家属的工作办好,有的刚刚稳定下来,好日子还没开始哩,部队改革了,又要和老婆孩子分开,那种滋味,想一想都觉得不好受。尽管各有各的想法,但这些兵哥哥真的很了不起,没有一个不服从安排的,让去外地就去外地,让转业就转业,换成我们地方老百姓,能这么听话?怕是有点困难。
我的军人顾客中,有一个处长,江西九江人,姓林。机关分流时,他申请去榕城,可那边领导岗位满编,组织上安排他去了石门。去年六月份吧,林处长在我店里预存了两百块钱,可以理发十二次。他有个习惯,每月理一次发,两百块钱刚好可以理一年,加上免费送的,还多出两次。今年一月份,他去石门报到之前到我店里剪头,说去了外地,以后理发就不方便了。我说把剩下的钱退回,他说不用,等他回盛天轮休,再到我店里理发。我以为他说着玩,没想到他是当真的,每个月回盛天轮休,他都来我店里理发,月月不落空。前天晚上吧,回盛天轮休的林处长又来店里理发,跟我开玩笑:“洪姐,我到你店里理发,代价不菲啊,来回不是坐飞机就是坐火车,每次加起来好几百。”我也顺势逗乐子:“要不这样,你把来回的路费给我,我去石门给你理发,还是老价钱,决不多收一分一厘。”
理发过程中闲聊,林处长讲,本来石门那边的新单位规定可以半月轮休一次,但来回路费报销不了,这是硬性政策,谁也没办法。考虑到成本问题,离石门远一些的,主动选择一月轮休一次。但即便如此,一年下来,轮休往返路费也不是个小数目,加上来来回回的其它开支,一年没有个两三万块钱,根本下不来。这笔开支,相对于以前在盛天工作和生活,属于额外多出来的开销,这对于整个家庭来说,确实存在不小的经济压力。我问林处长:“就没别的办法?”林处长很无奈:“至少目前没有。”哎,我们的子弟兵,我们的军人兄弟,为了国家牺牲小家,真是可亲可敬啊。
对了,周老弟,洪姐麻烦你个事呗。我女儿去年从师范大学毕业,目前在九如巷小学教英语,还是单身。你帮姐留意留意,看看联勤部机关和附近部队有没有合适的单身干部,未婚士官也行,只要人实诚踏实、积极向上就成。可能是受我影响,我姑娘多少也有点军人情结,听她意思,也乐意找个军人当老公。老弟,就算洪姐求你了,你当个事办,事成之后,我和你姐夫重重有谢。
【桐言无忌】
通过渝夫的描写,桐言愈发喜欢九如巷了。为此,桐言还真的去了一趟位于沈阳市八一公园附近的九如巷!尽管现地情况与渝夫在小说里描述有很大不同,但基本感觉大抵如此。想来,渝夫同志就是以小说的形式,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当下社会生活的一种体裁吧。
比如此章回写到的洪梅姐姐,您是因为有着军人情节才喜欢九如巷,更因为九如巷让您生根发芽,给了您一个完美无缺的家,您有爱您的老公,你们又培养出那么出色的女儿,您怎能不视九如巷为佳境圣地呢?九如巷也的确不是徒有虚名,除了那些出类拔萃的军中之人,还有张有福大叔的儿子,目前在同济大学读大三,有洪梅姐姐在从师范大学毕业,目前在九如巷小学教英语的乖乖女儿,看看这风水宝地孕育出的佼佼者。洪梅姐姐,看来您比桐言的军人情节情深意更浓,桐言的遗憾是没能嫁给一位兵哥哥(哈哈哈)。洪梅姐姐,您是自己的遗憾要在女儿身上弥补回来呀!“你帮姐留意留意,看看联勤部机关和附近部队有没有合适的单身干部,未婚士官也行,只要人实诚踏实、积极向上就成。”桐言祝愿洪梅姐姐,达成夙愿,以了遗憾!
各位读者,赶紧来九如巷大展宏图吧!这是一个让你振翅高飞的起点之地;这是一个让你发愤图强、再创高峰的膏腴之地;这是一个给与你温暖和文墨的琅嬛福地;只要你有目标、有理想,有动力、有拼搏,来九如巷大展经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