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据说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后, 结果一团烟冲了出来,将一切礼物全都释放,这里面包含了幸福、瘟疫、忧伤、友情、灾祸、爱情等等,在潘多拉打开箱子以前。人类没有任何灾祸,生活宁静,那是因为所有的病毒恶疾都被关在箱中,人类才能免受折磨。 潘多拉害怕极了,慌乱中,潘多拉及时地盖住大箱子,但一切都已经太迟,盒子内只剩下了“希望”。从此,人类有了种种磨难和幸福,唯有希望在黑暗的盒内静静存在。
二
午后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背上。阳台书房,茶香混着书香,让人品味幸福时光。回顾半百的生活,电影成为了最好的伴侣,看过成千上万的影视作品,纵横上下五千年,地跨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可谓烟波浩渺,多如牛毛。许多著名的电影看过了不止一遍,最多的不下十几遍,然而,当看到书房活动,要写影评时,却是难于取舍。面对屏幕一天,一个字没有写下。然而,一部电影却是顽强地站了出来。我想忘记它,刻意回避它,把它放在记忆的最深处。而它确如附骨之疽,无法清除,盘踞在心灵抑郁的黑暗一角,静静地占据着,等待着、、、、、、此刻,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又来了,我闭上眼,温暖不在,一切都沉浸在黑暗的深渊里。
三
2020年1月16日凌晨三点,雨后的黑暗中,又一个从噩梦中惊醒的平凡夜里。我披衣而起。清晨即将踏上未知的旅程,初次加入空巢家庭的“逆向”探亲之行,忐忑不安,担心忧虑,怀着对未来的恐惧和憧憬,又失眠了!久病成医的老中医,对付失眠有独特的方法。上网冲浪看电影。
在黎明的黑暗中,不期而遇的是电影《黑暗弥漫》,这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故事,二战中的波兰,在德国占领下,一群犹太人为躲避迫害,逃进了暗无天日的下水道。在一个波兰下水道工人的帮助下,在下水道生活了14个月,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有12个人坚持到了最后。成功获救。电影没有说教。没有总结,没有特技,只有在平静中运用写实的镜头,在长达2个小时的时间里,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下水道的黑暗,肮脏,恶臭腐败,鼠类横行的画面,即让观众身临其境,毛骨悚然,有视觉的震撼,也有嗅觉的不适。在黑暗中充满了压抑,恐惧,忧戚和绝望。让观众沉沦在黑暗的黑洞里,凝视深渊。
然而,人性的丑恶和光辉却在黑暗中轮番出场。德国法西斯的残暴,杀人如割草,毫无人性,死一人吊死十个无辜的人陪葬。波兰下水道工人一个小人物由贫困的贪婪到本能的回归,由交易到责任,最后发出人性最本能的善良,义无反顾帮助无辜的人。最主要的是受迫害的犹太人群体,既有爱与希望的存在,也有邪恶偷盗别人财物逃跑的死亡下场,更有无法忍耐恶臭肮脏的环境宁可丢掉生命进集中营的选择。他们珠缁必争斤斤计较但是在灾难来袭时坚韧隐忍更勇于适时奋力一搏。
最让人牢记的就是当绝望的小女孩不吃不动,下水道工人在黑暗的如迷宫的下水道中,背着小女孩,爬过曲折的管道,顶开一处的窨井盖。抱着怀中的女孩,他用力把女孩的头抬出地面:
“吸气。用力吸气。”
当虚弱的小女孩用她那久违光明的浮肿双眼看着地面上多彩而模糊的一切时,希望之花在盛开,即使在黑暗中,在深渊里。
四
容不得细想和回顾,在清晨时,我义无反顾踏上了去异乡上海过年的旅程。到达的第一夜就感到了江南冬夜的彻骨寒冷。又赶上了疫情的爆发,大年三十在东方明珠开怀畅饮观光,大年初一在公汽上哭泣,在凄风苦雨的异乡原野踽踽独行。归来悲愤,三个月不下楼,剃光头发明志,拿起笔在网络写字。在白天,在黑夜,在梦中,脑海中时常出现黑黝黝的下水道,手电筒的光时常在黑暗的如迷宫般的窄道里或明或暗的闪动着,仿佛带着一线生机,有时,这一丝微弱的光明几近幻灭,但一个转弯后,光亮再次出现,并带着一圈圈的晕。
一个声音想起:吸气,用力吸气。
一呼一吸间,时光流逝,疫情过去。在黑暗中,希望一直存在。
五
写的很艰难,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但苦难也不值得歌颂。这是一部看了想忘记的电影,但是,却难以忘记。今夜,也许我要喝个大醉,在梦中,在黑暗里,重温一遍,我不再恐惧,因为在黑暗中,坚信希望一直都在。
2023,2,23. 匆匆草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