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赛场散文蒙面比赛,尘埃落定,我的《隔墙有耳》排名第四,得了三等奖。这样的结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很满意。
论坛的每一场比赛,我都会参与。除了辩论赛,因为不擅长,所以成为旁观者。
曾经的比赛,也得过奖。参与比赛,我的目的是想看评委们的评论和读者们对文章的跟帖。当然,内心深处一定存有期望,期望自己的文字得到认可和引起关注。
这次的散文比赛宣布时期,恰逢家中几位长者在渡劫,我整日心神不宁,与亲人视频,问讯。没有心情写文字。
后来,听闻家乡有位老人过世,也就是《隔墙有耳》中的父亲,主线几乎没有变动,如果按照真实的状态写,我会写得再现实一些,篇幅会很长。可我必须考虑到文字是否被接受这一点,所以,我尽量克制了许多情绪,又源于2千字的限制,我得精简。而我写小说的习惯养成了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习惯写很多自己认为必须有的废话。
我是8号起笔的,当时一口气写了很多,因家中琐事太多,停下来。到了晚上打开笔记本一看,几乎全盘否定,并且改了题目。
我想起老人居住的那栋老房子,记得09年回国时见过一眼,据说儿女都起了楼房,老两口却不愿意去住,一直守着老屋,种田养活自己。老伴过世之后,大儿子离婚,县城的房子和儿女都给了前妻,回家陪在父亲身边,并且种田。
老大种田之后,父亲在得以真正的从耕种中解脱出来,而这个时候,老人的眼睛已经看不清外面的世界,腿脚也不灵便了。老房子年数太久,屋脊上的椽皮、青瓦就那么裸露在眼中,可以用百面漏风来形容,每到冬天,只能躺在被窝中。
现如今的老家,只要老人身体健康,倒是有条件烧火取暖。而这位老人家中,一个种田的“小老人”和一个有基础病的耄耋老人,没有第三个人在家,家中烧火取暖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用原始的火盆烧谷壳取暖。
老大得了新冠,却必须伺候父亲的一天三餐,父亲必定是要被感染的。我不想那么写,我只写了老大的病,却买不到药。这一现状是真实的。
老大感染了,形而上必须与父亲隔离,父子俩一墙之隔,每天隔墙交流几句。最后,老大自愈了,而父亲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