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勤奋工作、胸怀抱负的部属,最悲哀、最郁闷的事情,莫过于得不到领导的真诚信任和充分肯定。 得不到领导信任,后果是极其严重。轻者劳而无功,累得吐血却得不到肯定和褒奖;重者处处受气,经常被质疑被打压,永无出头之日。 当然,得到领导的信任并非易事,既需要才识胆略,更需要不二忠心。有时候,后者比前者更为管用。 尤其是面对根基未稳的新领导,最能干活的不一定受到重用,最会溜须的往往会成为黑马,甚至从此驶入青云直上的快车道。 官场或职场就是这般不可理喻,没有服与不服的问题,只有适应与不适应的问题。 点背不能怨社会,更不怨领导。要怪只能怪自己,怪自己没有能力或是机会得到领导的信任。 事实上,如果第一印象没有打好,之后未能及时弥补,再能干的部属,最终也很难得到领导的信任和重用。 这一点,浮浮沉沉的司马懿体会最深,留下的教训也最为深刻。 重新接替曹真出任大都督,司马懿面对的是一个军心浮动、逃兵不断的烂摊子,根本没有一点战斗力可言。 司马懿不慌不忙,采取了三道非常措施:再有逃兵,追究上一级领导责任;放假两天,安排将士尽情吃喝玩乐;严格奖惩,重奖斩杀过蜀军的将士,没有斩杀过蜀军的,一律斩首。 铁腕之下,逃兵现象得以根治,魏军的士气也空前高涨起来。 但在诸葛亮面前,司马懿的运气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不是诸葛亮太狡猾,而是司马懿太多疑。面对诸葛亮的变与不变,司马懿一次次犹豫,一次次上当,一次次品尝败果。 又一出空城计,又一次大伏击,司马懿再次打了败仗。 虽然再次败给蜀军,但魏军不见一丝乱像,没有一个逃兵,也根本没有撤军的打算,充分体现了司马懿统揽大局、稳固兵心的超强本领。 这个时候,司马懿最需要的不是一场胜仗,而是皇帝曹睿对他的信任。 不幸的是,曹睿从没真正信任过司马懿,几次启用,几次罢免,传递出的信息只有一个:司马懿需要处处提防,绝不能给予重用。 这一次也没有例外。在曹真的极力渲染和积极弹劾下,司马懿被贬为副都督,而曹真则官复原职,终于如愿做起了司马懿的直接领导。 可怜的司马懿,费尽心机稳住了几十万军心,无无法稳住朝庭对自己的信任。 司马懿也并非一无所获。虽然始终得不到皇帝的信任,但却凭本事得到了将士们的衷心拥戴。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司马懿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军心者得兵权。有了强大的军队作作支撑,司马家族问鼎天下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2011年8月25日草于辽宁沈阳,2020年10月7日晨完善于河北石家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