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小城 于 2022-7-28 22:28 编辑
文化馆在西街口,临街的一座四合院,两进,中间隔了花墙和月亮门。房子排列在南北两侧。
早先的文化馆,应该时某大户人家的院落。解放后***接收,后来就是文化馆了。中间有一些波折,具体不太清楚。
我在七八岁的时候跟姥姥逛街,看到了文化馆的牌子。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匾额,上面的文化馆几个字倒是认得,那时候我应该是上学了。
因为有文化两个字,对进出的人就充满敬意,觉得都是有文化的了不起的人。门庭很小,和普通人家一样,若不是那块匾,就以为里面住着人家了。
文化馆和城门楼隔着几步,城门楼上面有图书馆,大门锁着。城门下面的洞很阔很深,走进去喊,会有回音。两边高而深的台阶,有人摆小人书摊。
小人书分薄厚两种,薄的看一本一分钱,厚的二分钱。
我攒了几分钱就会去城门洞,城门洞离我们家有点远,一个人是不敢去的,拽了姥姥一起。
姥姥是小脚,走一段就要歇歇。她坐在城门洞的台阶上,我蹲在一边看小人书。我看的是一分钱一本的,这样,我就有机会看两本。
摊主是个老头,呆着一顶卷了帽檐的前进帽,模样记不得了。我看他拿书的时候就想,他会不会突然糊涂了,把厚的书递给我呀?
事实上,这样的情形一次也没发生,他有着生意人的精明,对围着想偷看一下书的孩子毫不客气地训斥。
骂人的声音不时响起,我看书的时候战战兢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