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淡淡一片云 于 2010-3-11 08:02 编辑
我是一直很喜欢江南的。特别喜欢江南的水乡,甚至时常会在梦境中在那种青石板铺就的小巷里漫步。差不多十年前,我在一篇小说中这样写道:“嘉平很想去江南看一看,在青石板铺成的小巷中走一走。 想象中的小巷两侧是高高的木楼。走着走着,前面木楼边飘出一个大大的“茶”字。这便是茶馆。有说书人在里面铿锵地说古论今,又有艺人幽怨的琴声轻轻飘浮在小巷的上空……那时的我还从未到过江南。所以这次有机会游乌镇,于我来说,是一个圆梦之旅。
乌镇,属浙江省桐乡市,闻名江南的古镇。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素以水乡集镇著称。其实,在江南的水乡,有不少像乌镇这样的古镇,可是,乌镇除了小桥、流水、人家之外,更多地飘逸着一股浓郁的历史与文化气息,自宋至清,这里出了161名举人,其中进士64人。这可能是它的历史最悠久,文化最发达的缘故。当然,最有名的还是现代文学巨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文化部长沈雁冰(笔名茅盾)的出生地;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描绘的就是这个千年古镇。《春蚕》说的也是这里的故事。顺便说一句,茅盾是现代中国作家中我比较喜欢的一位。
我们是在8月1日中午到达乌镇的。进入景区后,我们首先乘船游览的是水乡风情区。很棒的是梢公驾的是江南很常见的乌蓬船。好象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过的。梢公是一位三十左右的精壮汉子,一边悠闲着摇着橹,一边享受着我们对他故乡的赞叹。
十米左右的水路并不宽,水也不是很清澈。可坐在船上,两侧是那种连绵的古旧的斑驳的木制的水阁。可能是因为潮湿,水阁一般是不住人的,大多数人家只用它晾晒衣物,可正是那些五颜六色款式各异的衣服才给水乡增加了一份活力,一份宁静。就象岸边偶见的妇女在水中自得地洗衣,洗菜,对船上的游人熟视无睹,安心地在过着自己的日子。上岸后,我们仿佛一下子进入历史隧道,来到晚清(19世纪)乌镇的时空中。是的,是我想象中的窄长的铺着青石板的小巷,细细密密排列着的石缝里长着青苔,映入眼帘的全是清代遗留下来的民居建筑。这里的民居,有的保留相当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十分精湛雅致。我们首先来到的是茅盾故居。它坐落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450平方米。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两次购买。老屋临街靠西的一间房是茅盾曾读过书的家塾,故居内部的布置简单,却散发着沈家世代书香特有静雅之气。 想象一下先生年少时在此曾留下琅琅的读书声,或者因为淘气一时背不下书被先生打手板的情景应该是有的。我当然忘不了在故居中和茅盾先生的半身铜像合影留念。
茅盾故居的对面就是著名的林家铺子了。记得电影中的老少东家惨淡经营,却免不了落入关门走人的境地,不仅黯然。现在的林家铺子不大,只经营着不多的很有乌镇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诸如蓝印花布,印有“茅盾故居”折扇等。从先生的故居出来,经过乌 青水龙会。乌青水龙会相当于现代意义的消防队。水龙会里摆满了当时的救火用具。除水斗外,还有打防火通道的长柄铁靶等物。让人感慨的是古人的智慧。尔后,我们进入了传统作坊区内的工艺品制作坊。如蓝印花布印染作坊,自然有几口大得吓人的调染用的大缸,印制的模板等。院内几丈高的晾架上晾晒着大俗大雅的精美绝伦绝对传统手工艺制作的蓝色印花土布,充满了浓郁的传统风情。
接下来的江南百床馆倒也平常,无非是刻工精细,刻法不外乎浮雕.透雕、制作材料有较名贵的红木、黄花梨等等。我在央视二台的《鉴宝》栏目中了看过的。可给我的感觉只是奢靡。一张睡觉用的床用几年的功夫制作实在是太奢华了。感兴趣的倒是不太有名的汇源典当。虽然乌镇的典当行业已称为历史,汇源当店却让我们一览过去典当业的日常操作,厚厚的铁门,高达1.8米的柜台,人到了那里立即觉得底气矮了三分。想起《大宅门》中的白七爷学着伙计的话,“虫吃鼠咬破皮袄一件了”!其实突出的是典当店的“冷酷”。
从汇源典当行出来我们进了乌镇的酒作坊。据导游讲,这里的三白酒很是有名。当然还是传统的手工艺了。走进作坊。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面而来。但见硕大的古色古香的旧式蒸锅正昌着热气,旁边的细长的竹筒正向木桶着流着清清的白酒。有趣的是作坊老板会用一个小小的木勺不断地提出一勺勺酒,送给游客品尝。我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入口绵长,清香,果然是好酒。同行的老板虽不喝酒,但见众人同声喝采,立即慷慨解囊,买了两罐(陶制的,一罐约一斤)让众人在午餐时解馋。
乌镇游的唯一的一点遗憾是那天没有雨。我特别喜欢选一个微雨的日子再游一次,想象中雨中的江南水乡应该更有一番韵味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