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话,看似不无道理,实有以偏概全之嫌。 比如,“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老话,似乎放之四海皆准,但仔细琢磨,仍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这句话,经常用来安慰怀才不遇或愿景落空者,意在劝导当事人不要在意一时得失,不仅要保持进取精神和冲锋姿态,还要学会向生活和命运妥协。 某种意义上,用“是金子总会发光”之类的说法来宽慰他人,多少有点和稀泥的意味,教导别人认命服输的意图远比鼓励人家奋进直追更为明显。 殊不知,就算是成色很高、分量很足的金子,如果深埋于山石泥沙之中,如果没有机会见到天日,哪来闪闪发光的可能? 金子之所以贵重,宝玉之所以名贵,在于被发现、被认可、被使用,如果长期不为人知,所有财富都一文不值 。 同理,作为稀缺资源的顶尖人才,如果长年大隐于市、鲜为人知,不仅自身优长难以发挥出来,对人才资源本身也是极大的浪费。 因此,如果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会包装和宣传自己,让自己出现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进而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就显得格外重要。 不是提倡刻意突出自己,而是强调适当自我展示的必要性。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具备诸葛孔明那种超级强大的才气和待价而沽的底气。更何况,并非每个领导都像刘备那样谦卑和真诚,三顾茅庐的佳话很难一再上演。 司马懿显然是个善于包装和推销自己的高手,正当曹操急需人才之际,他闪亮登场了,其对出山时机的把握,可谓处心积虑。 精明的司马懿料到了曹操急需人才,却没料到曹操并没有马上重用自己,甚至连顶县令的官帽都不舍得给,仅仅让他做了个无职无权的家庭老师。 当然,这可不是一般的家庭老师,既不用操心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不用担心徒弟的个人前程,而是要把自己唯一的学生培养成曹操的第一接班人。 是的,在几个儿子之中,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既不是早已夭折的长子曹昂,亦不是次子曹丕,更不是老三曹彰和老四曹植,而是年纪最小、头脑最灵的幼子曹冲。 曹冲可是个历史名人,流传至今的古代智力故事“曹冲称象”就发生在这个小屁孩儿身上。 曹冲这个娃娃确实天赋异禀,拥有同龄人所不具备的超凡智慧,在某些方面甚至远远超过了成年人。 当西凉军队趁曹操兵败赤壁尚未归来的空隙奔袭许昌、荀彧摆出迎接曹操班师回城的架式迷惑敌人的时候,曹丕明知是虚张声势依然坚持前往迎驾,为的就是展现对父亲的尊敬,赢得父亲的器重,进而成为父亲内定的接班人。 曹丕以为只有自己深谋远虑,却没想到最小的弟弟曹冲也赶来凑热闹,在南门一等就是整整三天。 曹冲当时年岁尚幼,好动贪玩的孩子竟有如此耐心,委实让人叹服。 到了第四天,也就是曹操回到许昌当日,仍到南门苦苦等候的曹丕没有看到小弟的身影,多少有些暗自窃喜。 曹丕既没想到父亲会让替身代走南门,又没想到西凉会派人在南门实施刺杀,还没想到曹操会从西门进城,更没想到曹冲竟然只身赶往西门,成了唯一一个把父亲迎接进城的儿子。 曹丕想到的,曹冲想到了;曹丕没想到的,曹冲也想到了。 如此这般,曹操对曹冲更是爱上加爱,宠上加宠,把小儿子培养成接班人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了。 为了向司马懿当面展示曹冲的过人才智,曹操考问众子应如何处理早已逃离南门的那些刺客。 老三老四的答案很是老套:紧闭城门,捕之杀之。老二曹丕亦无别的见地,随声附和老三老四的看法。 曹冲的回答让曹操最为满意,也让自视才高八斗的司马懿大吃一惊。 小屁孩儿的答案大致如下:敞开城门,任其逃去,以便他们向西凉##禀报曹操之威,从此打消偷袭许昌的念头。 小小年纪,如此聪慧,曹冲真是让人心生喜爱。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曹冲,比如他的几位哥哥,通通在父亲跟前丢了面子,一个个自然有些不服。 何止是不服?更为凶险的事情正在逼近这个锋芒毕露的孩子。 透过此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自古老天妒英才,锋芒外露须谨慎。 为了生存,为了竞争,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适当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必要的,锋芒毕露却应该尽可能地避免。 不是江湖险恶,不是人心不古,而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欢迎谦恭之人。 请谨记:谦虚使人进步,谦虚使人亲近,谦虚使人安全。 试问: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还有什么比安全更为重要?
2011年3月5日草于辽宁大连,2020年8月18日晨完善于河北石家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