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六回,有这么几句: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url=] 箩柜[/url] 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 刘姥姥看见稀奇物,咱肯定知道那是个挂钟,报时的。那时候的,没的说,洋货。 老钟表,无疑是古玩里的一项。 88年的时候,鼓楼北边一大片空地用简易房子围起一个大院子,南北长,东西窄,里边南北向还两排房子。改革开放后北京民营的没有冠名的“古玩城”聚落成了,大概是个几十家,从此,一批人有了自己的小小古玩店,绝大多是精英杂项。后来有些人成了大古玩商。一般的铺子,也就12平米左右,有的略微大一点。生意一时火爆的很。店主,很多都是回城的知青,有安排了工作不满意,有的一直飘着,嘿,干上这个了。别说,生意不错的。 有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主营古旧钟表,其它玩意儿很少。店主是个40多岁的残疾人,论岁数,他是店主里为数不多的长者。残疾非常严重,好腿站直,残腿弯折着把那脚提到膝盖以上。他有拐,但很少架,基本上只在从家来和回家去的路上架。平时自己走,起伏在一尺到半米之间。你别说,他的走其实是在窜,非常快。这家伙特坏,经常强买其他店主的货。他窜到谁门口,眼毒,见到啥他想要的,一把攥住,那手劲儿非常大,你别想拿回去。问价儿,还价儿,最后行不行的都得给他。所以大家有好东西都背着他,怕他看见。 据说他是某个大钟表行的技师,打小儿学的手艺,技艺精湛。他的铺子,开始的货,都是他从家里拿来的,想来也是积累出来的。 瑞士表、德国钟,日耳曼玩儿机械的手艺是牛掰的。这老残,玩儿的高,残旧成啥样儿,他都收。你就有一个表盘,他收,你就一个表针儿,他也收。我见他收的最奇的,你猜是啥?是一根窄窄的锯条。卖主儿说是老钟的弦改的,他看看,收下了。 修配,有的修,有的配。他浸淫行儿里几十年,见的多,修过的多。懂,真懂,手艺又好,玩儿的是真绝。不走的,经他手,走了;走的,经他手一调,准了。呵呵呵,其实,钟表就是精密机械嘛,坏了,是哪个件儿坏了,你能诊出来,治病,你得有药,药,就是替换的配备件儿。呵呵呵,这是钟表郎中啊。 我喜欢老钟的表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