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办事时路过一个街心花园,突然发现花都谢了。一眨眼2022年的春天即将过去,俺却一次还没春游过。看这个光景想在城里赏花是没戏了,只能往郊区走,城外温度毕竟比市内低,或许还能追上春天。当年白居易写过一首小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间来。
本以为他只是随手写着玩,现在想想,诗中却有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山寺的温度比城里低的多,当城里的芳菲落尽,那里的桃花“始盛开”。诗虽小,却极有味道。
赏花的事已经不能在耽搁,必需立刻出发,谁知忙乱中又跑错了地方。看花本应去植物园,结果跑到了颐和园。颐和园里花不多,但值得庆幸的是品种还不错。比如桃花、海棠等,数量繁多,可品种却不一样。以桃花为例,此花在春光中盛开,颜色鲜艳,煞是惹眼。可大多枝干长的一般,缺少整体观赏效果。如果把花朵比做颜值,那枝干就是身材。好花必须是“天使的容貌,魔鬼的身材”,这样才完美。颐和园里的花就有这个特点(见下图)。
因为花不多,所以也没多照,免得回家筛选麻烦。相片存档时,看到去年几乎同一时间在这里拍的桃花,当时还美滋滋的写了首诗:
两袖嫣霞次第开,一溪碧水透山来。 芳菲三月春尤好,更喜柔风扑入怀。
可今年看花已经没了去年的心情,扪心自问,大概心态需要调整了。憋了两年多的疫情,俄乌那边还不知啥时扔荷包蛋,论坛上又总被花花气。就算老衲修行再好,也已经离抑郁不远。幸亏还有春天。
下图中那个画圈的地方叫“鱼藻轩”,是当年王国维投湖处。其实那里的水很浅,一般也就没过小腿。可大师死意决绝,竟然头朝下扎入湖中。湖底的淤泥让他窒息而死。究其自杀原因,当年也曾轰动全国,其实从本身内因讲,还是抑郁。如果像俺这种胡吃闷睡的,爱谁谁谁,俺也绝不会去投湖。大师是六月初投湖的,按说也是北京比较好的季节,可大师无心欣赏,就这样匆匆离去,享年仅50岁。实在令人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