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21-10-30 21:27 编辑
我本粗俗,因了小儿喜欢,一起研习古钱币。贝币、布币、刀币、蚁鼻、半两、五铢、开元、通玉、元宝,递相代谢,构成一部耐人寻味的历史宝典。它们作为商品流通媒介,无疑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交流发展,从制作工艺上饱含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而在钱文书体上运用了篆、隶、真、行、草等书法,并在宋代达到钱文书法的巅峰,甚至皇帝都亲自题写钱文,使钱币与书法艺术的结合达到极致境界。方寸之间,让人穿越时间的隧道,领略历史的沧桑,文化的浩翰,竟也觉妙趣横生。
古钱在手,再逛小儿安静许多。陶瓷书画玉器杂项,在地摊看旧物的感觉,与博物馆完全不同。博物馆里,它们被供着仰视,被锁着倾慕,高贵体面,可远观不可近玩。与之相比,地摊绝对亲民,可触可摸可玩。弊端在于不确定,真假难辩良莠不齐。看买卖双方神神秘秘低声讨价还价,也有意思。一串驼铃,提起来摇摇,铃声依然清脆,不由想起沙漠,想起战友,想起北平的英子。。。。。。那些带着岁月印记的物品,极易把人带入遥远的时空,金戈铁马小桥流水,化作轻灵的幻影微醺的酒,单薄的世界不意间丰满温柔。
午餐就在古玩城门口的红荔肠粉店解决。狭小的店子,两排桌子七张位。太窄了,一位先生电脑摆桌面,得侧身把手搭在另一台椅上才舒展。见我们进去,赶紧正身让出椅子。是一位文雅的先生,清瘦,长袖格子衫扎进西裤,左手无名指上一枚黑戒宽度刚好,绣花的鼠标袋,皮质编织手提包。
洗手回来,小儿已和先生交谈起来。他看看孩子买的崇宁重宝说不是真的。小儿欲行争辩。他说,铜钱听声音不错,还有其他事项,比如包浆,千年的老货,包浆是从里慢慢渗出,仔细能看出色差,注意地章,你这个地章太浅。小儿的失落不言而喻。又笑着说,没事,就当交学费,接着讲了一则故事。某资深文物专家,在景德镇费巨资购得一件瓷器,经鉴定是假的,要求退货。卖家同意,但要求他在主流媒体上公开道歉。专家只好隐而不发,毕竟,他的声誉更贵。
午餐完毕重返地摊,小青年还在。小儿愤愤不平要去退货,被拦住。买旧物有如赌博,愿赌服输。别人说是真的,你说假的,除非把自己炼成专家,火眼金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