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示范如何用记叙文发议论,文青如何当愤青
查看: 1114|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示范如何用记叙文发议论,文青如何当愤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9-23 14: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养鸡与养士





  我怕过圣诞节。圣诞节前夜有歌声,歌声之外是广阔的寂静。我总是有一个感觉,觉得歌声里的主角远远地站在远处的寂静里,悲悯地遥望着那群歌者。单是这寂静,并不十分可怕;可怕的是那歌声。有一年,我们四五个人约好前夜去唱歌,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母语,不同的语言唱同一首曲子,更能彰显上帝的博爱。汉语言是单音节的,很难跟西语多音节合拍儿,如果表达同样的意义往往只需较少的字音。如果用较少的字配曲,唱出来时每个音步都会拖长腔儿,听起来是挺怪异的。我颇花了些功夫,翻译成音节匹配的歌词儿,又自习哼唱。……然而毕竟是唱歌跑调儿的主儿,随着好几个人加入合唱,我发现最好的办法是乘机沉默,别乱了他们的拍子;只是偶尔唱一两声,好像鸡打鸣儿,大部分时间是审视烛光及其高处的黑暗,谛听歌声以及远处的寂静。黑暗高压在明亮的烛光,寂静远侵入响亮的歌声,那氛围确实容易感动。摩西于旷野里见证上帝的降临,实有其审美和感情的真实性的。




  旧历的新年与圣诞节颇不同,新年是讲究热闹的,在热闹中深蕴着诚敬和亲近。爆竹听连绵,烟花望破天。檐下红灯笼,门上红对联。唱揖拜父老,收授压岁钱。在热闹声中,人们的脚步抬放得轻快,话语也是收发得轻松。现在的新年早已不再像新年,多少年来我已经难闻爆竹的噼噼啪啪声。我们的新年却过得越来越长,因为我们越来越喜欢过公历的元旦;元旦来时,也就开始过新年了。元旦前算算今年收入的年终红包儿,元旦后想想新年要送出的红包儿,从元旦到除夕,天天都是新年味儿。年味儿在淘,年味儿在游。年味儿敲成键盘的窸窸窣窣,写写自己家的[献辞];读读别人家的[祝福],年味儿雀吵作纷纭的唧唧咕咕。




  唧唧咕咕,唂唂雞雞。雞者,佳也。鸡叫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佳,佳佳,佳佳佳……]叫得越急越快,就变成了[唧唧]复[唧唧]的声音;虽然像是鸟叫或虫叫,这[唧唧]声却最终用来命了[鸡]的名。鸡在命名为[鸡]之前,谁管它是什么鸟儿呢?用动物的叫声命名动物,这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简单,又易于明白。现代社会里,人们仍然喜欢用谐音,双关一些另外的意思。比较常见的是把[鸡年]念白成[吉年],讨个吉祥喜庆儿。




  中国人在很古老的时代就已经驯养鸡,我猜想主要是因为它的这张巧觜。它的觜可以不停地捉虫子,吃草种子,这比较讨人喜欢。中国古人很早就盖房子定居,但是房子周围有大片荒野;虫子进屋爬床上灶惹人讨厌,养几只鸡天天白眼捉虫儿,得省了家庭主妇多少揪心劳动啊。现代人住房条件好,家里还特意养上几只蛐蛐儿蝈蝈儿的,搁在古代,那都是喂鸡的货。现代城里人好不容易住进一栋贷款房,所以不大敢想像什么[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的:太贵,买不起带院子的;太远,晚睡早起吃不消。古老的中国人也不像陶渊明那么喜欢花草,他们更喜欢鸡,鸡爱吃草种子,千万不要在院子里长出荒草来。鸡们既然吃草种子,菊花或其他花种子自然而然也要吃掉,没听说鸡是植物学家能选别花种草籽。如果鸡会讲话,它会说中国人的家园的绿化环境变化挺大的,一代不如一代了——最早是遍地荒草和芳草;到了陶渊明,已经要种花种草了;到了现代社会,没地方种草。




  古人很会观察生活,《物类相感志》就断定:[野鸡属阴,先鸣而后鼓翼;家鸡属阳,先鼓翼而后鸣。]我不知真假,也没有去实证,姑妄听之。我确信《淮南子》的说法是对的,[鸡知将旦,鹄知夜半]。鸡因为巧觜,会叫,又成了古人的闹钟。《礼记》里说,[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所以家里养只公鸡是非常重要的事儿,最重要的当然是家里首先得有个养鸡的院子。鸡钟叫了一遍又一遍,小两口儿睡觉警醒的人会说,[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而爱睡懒觉的那一位则回答[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农业社会的鸡叫比工业时代的闹钟有人情味儿,也更令人着迷,为什么一鸡既鸣,群鸡随之呢?[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鸡随之。]《渊中记》里的这说法儿把[天下鸡鸣]与[天鸡]和[日出]建立了因果关系。《神异经》则比较有诗意,说,[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皆鸣;而潮水应之矣。]——[潮水应之矣],多么动人心弦的神韵啊。




  现代城里人不关心古人的这个问题,因为都没有院子;有院子也不担心荒草,所以不养鸡;菜鸡养了也不叫。古代人关心天下群鸡同时而鸣的原因,前面两种解释却不识究竟,除了其中的神话色彩和诗意,在本质上不出大儒董仲舒夫子的感应说。汉朝的大学问家王仲壬夫子为此写了一篇论文,反驳这种谬论。大部分老百姓最关心的是鸡鸣之后要不要起床,那些理论探索或对或错其实无关紧要于己,实用就已足矣,如果能作诗,就幸福无比了。唐朝诗人王 维写过一首诗,写到士大夫听着鸡叫就光荣地去上朝: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鸡人]报晓筹,制度始于汉朝。《汉官仪》云:「宫中不畜鸡,汝南出长鸣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专传鸡唱。」东汉末年,应劭注明民间流行《鸡鸣歌》。《晋太康地道记》曰:「后汉卫士习此曲,于阙下歌之,今《鸡唱》是也。」汉宫不养鸡,还不能睡过头觉,于是设置鸡卫士,听鸡鸣则传唱,令宫内闻之。中国青铜器文化挺发达的,可是无人愿意设计一个大铜钟,击钟报时,偏偏喜欢人工歌唱。这个汉朝鸡卫士或者唐朝鸡人,很会唱歌,据说唱得跟鸡叫一样好听;我已小人之心忖度之,未必不跑调儿也。到宋朝,苏东坡在《书鸡鸣歌》中写道,[余来黄州,闻黄人二三月皆群聚讴歌,……其词固不可分,而其音亦不中律吕,但宛转其声,往反高下,如鸡唱尔。]汉皇朝宫人闻鸡唱漏,用的肯定是楚调儿;汉宫廷内自刘邦开始,已大好楚音。苏东坡听到的《鸡唱》之遗音,土人谓之山歌。皇宫流行鸡叫,到民间就成为山歌;一些诗人又学习民间小调,谱成诗词 ——如此看来,所谓雅文化,有一些其实也不过还是鸡叫而已。俗生活,雅文化,中国人天天听鸡鸣。




  百姓不但善闻鸡鸣,而且善观其斗。古诗里说[鸡鸣高树端],到了杜工部,他还能[驱鸡上树木],可见直到唐朝,鸡的野性仍然很足很大,居然能上高树。现代社会里的鸡恐怕连墙头都飞不过了。唐明皇爱斗鸡,应该不全是皇帝的错儿,鸡野性不退也是一个根本原因。皇上好斗鸡,臣下就爱养鸡。《酉阳杂俎》中记载:[威远军子将臧平者,好斗鸡,高于常鸡数寸,无敢敌者。威远监军与物十疋,强买之,因寒食乃进十宅。诸王皆好斗鸡,此鸡凡敌十数,犹擅场怙气。穆宗大悦,因赐威远监军帛百疋。主鸡者想其蹠距,奏曰:此鸡实有弟,长趾善鸣,前岁卖之河北军将,获钱二百万。]君臣养鸡不养士,养士不如鸡善斗,最后只好相顾尽沾衣,因为安禄山比鸡还好斗。




  中国古人爱研究斗鸡,《左傳》有记载,说:[季平子,郈昭伯二家相近,故季郈之鸡斗。季氏芥其鸡,捣芥子播其羽。郈氏為之金距,平子怒,怒其不下己。]两家的鸡野性不退,争斗起于偶然;但是这两家老爷也是好胜,复好学,一家在鸡翅膀下抹芥末油儿,一家在鸡脚上穿铁蒺藜。这事儿不但进了史,又被庾开府写进了诗:




  [开轩望平子。骤马看陈王。
  狸膏熏斗敌。芥粉壒春场。
  解翅莲花动。猜群锦臆张。]




  诗和史表面上是写斗鸡,归根到底是鸡的主人在背后斗,鸡不过是工具。《庄子》里还说了另一个斗鸡和捣鬼的故事:[羊沟之鸡,三岁為株。相者視之,則非良鸡也。然而數以胜人者,以狸膏塗其头。鸡畏狸也。]斗鸡的才智也不是全用来捣鬼,唐明皇养斗鸡就光明正大,《东城老父传》里说:




  [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上之好之,民风尤甚,诸王世家,外戚家,贵主家,侯家,倾帑破产市鸡,以偿鸡直。都中男女以弄鸡为事,贫者弄假鸡。帝出游,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旁,召入为鸡坊小儿,衣食右龙武军。三尺童子入鸡群,如狎群小,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时,疾病之候,悉能知之。举二鸡,鸡畏而驯,使令如人。护鸡坊中谒者王承恩言于玄宗,召试殿庭,皆中玄宗意。即日为五百小儿长,加之以忠厚谨密,天子甚爱幸之,金帛之赐,日至其家。]




  如果说唐明皇开了斗鸡取士的先河,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中国科举取士制度也是从唐朝完善起来的。巧合得很,中国传统的士文化和斗鸡文化在起源处也颇重合,养鸡与养士,纵贯整个中国历史:




  先看看《庄子•达生第十九》所说,:[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斗志昂扬的一只鸡給养成了木鸡,还美其名曰[德全矣]。再看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孔子的教化,立竿见影,也不知是給子路涂了什么膏什么末儿,竟使[好勇力]的子路迅速[儒服,委质];孔夫子把一个一流武士变成柔弱的二流木鸡文士,其速度比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快,而且有效。




  中国传统文化善观斗鸡,从而善于养士;其养士也,与威远军子将臧平者养斗鸡异,却正如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同也者,即[荀子睹孺子之驱鸡而见驭庶民之术:急则惊,缓则滞,驯则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1-9-23 14: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大学问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9-23 14:15 |只看该作者



4000字。

那天看见猪哥哥发表社会愤青文,今天看见春江潮水发表家庭愤青文

我都没有看明白前因后果。

乘机上一篇怨妇文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9-23 14:18 |只看该作者





读一半还不胸闷的就算大学问

读完还没有头晕就是特大学问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9-23 14: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老段和老公有一比!裹脚布又臭又长!

教授都爱百度拼凑裹脚布显示有文化?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9-23 14: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老公通过十年批斗,裹脚布短多了,和长筒袜差不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9-23 14:41 |只看该作者
呼啸的老鹰 发表于 2021-9-23 14:33
老段和老公有一比!裹脚布又臭又长!

教授都爱百度拼凑裹脚布显示有文化?

教授不是百度的
心里流淌出来的古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9-23 14:56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1-9-23 14:18
读一半还不胸闷的就算大学问

读完还没有头晕就是特大学问

没看是特特大大学问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9-23 14: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花中的花 发表于 2021-9-23 14:41
教授不是百度的
心里流淌出来的古籍

流个屁!不百度不查资料,不可能的!中国教授几人能写论文?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9-23 15:03 |只看该作者
呼啸的老鹰 发表于 2021-9-23 14:57
流个屁!不百度不查资料,不可能的!中国教授几人能写论文?

你不会用古籍的人,别瞎评论别人
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
不带嚼就吞的
浪费了好果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9-23 15:14 |只看该作者

这次回老家发现,鸡不管白天黑夜都打鸣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生物钟错乱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9-23 16:08 |只看该作者
特别有学问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9-23 17:18 |只看该作者
掉书袋啊,俺愿意看。欢迎段子莅临六杂,虽然晚了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9-23 17:20 |只看该作者
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因头戴冠者,为“文”。足傅距者,称为“武”。敌在前而敢斗,是为“勇”。见食相呼者,为“仁”;守夜不失时者,乃为“信”。

咱也掉一个小书袋儿。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9-23 19:17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段干末吗?前几天还在说不来六星,有黑客,要注销所有的ID,这么快就食言了?
以后不要说我说话不算话了哦。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9-23 19:39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21-9-23 19:17
这不是段干末吗?前几天还在说不来六星,有黑客,要注销所有的ID,这么快就食言了?
以后不要说我说话不算 ...




李白小说写作愉快啊。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句话李白理解透,小说比赛就可拿特等奖咯。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9-23 19:40 |只看该作者
简一竹 发表于 2021-9-23 17:20
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因头戴冠者,为“文”。足傅距者,称为“武”。敌在前而敢斗,是为“勇”。 ...



接住书袋~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9-23 19:41 |只看该作者




头也不晕,学问还大,元霸今天更俊咯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9-23 19: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1-9-23 19:39
李白小说写作愉快啊。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句话李白理解透,小说比赛就可拿特等 ...

好!老段终于反击了!要照死里霉他们!

哈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9-23 19:43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1-9-23 15:14
这次回老家发现,鸡不管白天黑夜都打鸣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生物钟错乱的。




我听人家说,这种闹妖的鸡得赶快杀掉,搁上菌子使劲煮,才能驱妖。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1-9-23 19: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лmm  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1-9-23 19:46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1-9-23 19:39
李白小说写作愉快啊。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句话李白理解透,小说比赛就可拿特等 ...

你玩得愉快,我不说你了。比如你不想我在红袖天涯,我说,我不来就是,不来打扰你,让你玩得愉快。
在这里同样是这样,你喜欢在这里玩就玩就是,我不会再说你什么,跟你开句玩笑。因为我没那么心狠手辣!:)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1-9-23 19:47 |只看该作者
霓裳旖旎 发表于 2021-9-23 14:56
没看是特特大大学问








一看就知道这是有灰常见地的mm,精华  加得那么准,那么有光芒。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1-9-23 19:50 |只看该作者
花中的花 发表于 2021-9-23 14:41
教授不是百度的
心里流淌出来的古籍




老鹰一遍听不懂的哎。花花要变着花样跟他多灌几遍啊。任务确实重点儿,但是你能完成也会有更大的成就感。

对不啦?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1-9-23 19:54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21-9-23 19:46
你玩得愉快,我不说你了。比如你不想我在红袖天涯,我说,我不来就是,不来打扰你,让你玩得愉快。
在这 ...




善用矛,才手辣。你不善矛,所以你手不辣。但是不能说你心不狠。你善用盾,犯轴,死活不怕矛,所以心也狠。

你心特狠,写个3000字的小说,直接写死4个,将妇携雏,一笔而毙。


你图啥?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1-9-23 19:56 |只看该作者
鸡为家畜,士乃王臣。
自古中华家国不分,大同小异。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1-9-23 19:56 |只看该作者
呼啸的老鹰 发表于 2021-9-23 14:33
老段和老公有一比!裹脚布又臭又长!

教授都爱百度拼凑裹脚布显示有文化?




老鹰写诗,什么时候能写到本文这种节律感,也可以勉强称为诗咯。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1-9-23 19: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21-9-23 19:59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1-9-23 19:54
善用矛,才手辣。你不善矛,所以你手不辣。但是不能说你心不狠。你善用盾,犯轴,死活不怕矛,所以 ...

现实比这个更惨,乌鲁木齐烧死几十个孩子,那可是真的,“让领导同志先走”的声音还在犹在耳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1-9-23 19: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1-9-23 19:56
老鹰写诗,什么时候能写到本文这种节律感,也可以勉强称为诗咯。

老段,实话实话,叔只粗略地扫了下你的本文。你什么时能学会精简,就真教授了!叔怕裹脚布!

哈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1-9-23 20:01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21-9-23 19:57
现实比这个更惨,乌鲁木齐烧死几十个孩子,那可是真的,“让领导同志先走”的声音还在犹在眼前。




你打算谈历史?新闻?政治?还是谈小说?

小说就让你这些人打着小说的名义搞滥搞惨的。多跟元霸学学小说审美吧。从基础做起,这需要耐心,虚心。这你都缺,需要加倍努力。别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