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是人的本性,这是个符合万物生存的基本要素,在这个基础之上,人类社会比动物世界的优越性之一,是存在利他的道德主张。这种关系,应该是尊重利己的基本权利,弘扬利他的道德精神。既然说尊重利己的基本权利,那就不存在道德绑架,因而,道德的主张,只能是一种律己的精神。
人们被培育过很多善念,但这些善念,在没有宗教信仰的文化圈,是没有根的,多数善念都是一些没有力量源泉的观念,保留在句子本身的意义里,没有在现实中得到多少的实践,就算有所实践,人们仍然会去衡量自己的利益关系,再作决策。而自私之心的强大,十有八九,会将这样的善念撕碎。
人所重视的私利,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切身利益包含:生死、金钱、名誉、爱情、亲情、友情、私产,甚至面子。我们暂且先不说其他, 光是这里提到的几个项目,自己就会产生利益冲突。一般而言,生死是最大的利益,但有人为了钱财,便连命都不要了,也有人为了面子,生命也可以放弃。所以说孰轻孰重,不过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讲法,具体而言之的,得看人自己最看重什么。这里说的看重,也不是什么深思熟虑的事情,那就是一种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也会变化,不是一直都这样的,时重时轻,时迷时醒。更细致的分析,则可能跟事情发生的环境也有着关系,并不纯粹是单一一个人的问题。
这些切身的利益,和善意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会扭曲道德现实。维护切身利益,就会展现出攻击力。这种时候,它对道德的评价是不存在的。他自己很难清醒地意识到,他这个本身怀有善念的人,会在维护切身利益的行动中,已经丧失了善意,丧失善意,意味着跑进了一个道德的迷途之中。没有道德感的人,很大意义上可以称作有智慧的动物。一个动物,从人的意义来说,他成了一只迷途的羔羊。
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事情了,有人为了维护另外一个人的声誉,这是友情或者亲情或者爱情的部分利益,哪怕他维护的对象本身存在缺陷被道德指责,而他挺身而出的反击,就把自己推进了这样的迷途中了。
也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这里说声誉是某种类型的声誉,并非只是道德声誉),他很容易地放下道德要求展开攻击,但放下道德要求的人,就自动进入了道德迷途,成了迷途的羔羊。
迷途的羔羊,不存在被唤醒的可能。因为这些轻易放下道德要求的人,显然就是更重视切身利益的,道德要求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道理或者鸡汤,只存在于句子中的本意中,是不需要用来实践的。这是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他们也信服这样的解释,他们在这个解释的安慰之下,花样百出的展示各种攻击力,以示能耐。为了维护他们的友情,他能做各种伤害其他人的事情,能说各种攻击他人的话,潜台词是:你看,我尽了忠,或者尽了孝,又或者为了表示我有多维护你。良心在这个时候是完全被压制的。
这个世界会永远在这样的冲突下纠缠下去,不会被善意的一方所统治,也不会被丧失善意的利己主义所统一。因为这两帮人,都会各自找到力量的源泉,这种较量,是永不枯竭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所说懦弱,并非那种力量缺失的懦弱,而是相对来说,他们缺失坚持善意的坚强意志和见识。
因为,一切都要回到对于“善”字的评价上来。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善就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