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是在北方农村长大的,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中,外公最喜欢我。
那时的孩子比较野,家长也不太管,外公对我更是多一份纵容。只要我一吵着回家,他便呵斥表妹们,说是他们惹我了。
所以说:我的童年是在表妹们委屈的眼神中,一路优越着长大的。
外公民国时就读于承德军校,他曾说过:当时的教官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犹记得他说这话时的表情,一脸的骄傲与自豪…
但他的一生却是灰败的:可以用穷困潦倒、终不得志形容。
关于承德军校,早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曾问承德的朋友,年轻的朋友对其却一脸的茫然与陌生,倒像是我凭空杜撰了这所学校一样!
记忆中,外公的身影是孤独、苍老的。晚年的他,常常是伴着半导体,在我听不懂的日语声中,喝着小酒……那时,他的脸色是苍凉的,尽管我不太懂。但我却知道:这个时候一定要离外公远远的,不能吵他。虽然外公从没对我发过脾气,但他那种不怒而威的尊严,无形地伴随着我的童年。
偶尔,外公高兴时,会把着我的手,教我书法。但我是一个没长性的孩子,新鲜几日,便放弃了,外公也不勉强。记得我上大学前,外公曾对我说:“不要学外公,一生为才学所累”。这是外公为数不多的心理话,但多年后,我却深深理解了。
外公的一生是苦难多劫的,小时候挂着地主少爷的帽子,却也没享受到所谓“少爷”的待遇。唯一值得他意气风发的事便是考上了承德军校。可惜,上到一半,便遭遇文革,只好匆忙地辍学回家,埋头做一名私塾先生。母亲说:她小时候,家里常常住满外公的学生,哪个学生的衣服破了,外婆就给补……可也为此,外公又多了一顶“臭老九”的帽子;又因照看家族的孤寡老人,被其昧着良心告发为“拉拢贫下中农”,这些所谓的罪名加起来,外公便成了被批斗的重点对象,在那样无休止的批斗与精神折磨中,他能够活过来,还真的是命大。
让后辈们不理解的是:外公对那个告发他的孤寡老人,一直照顾到为其送终……面对小辈们的抱怨,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与他无关,是时代造成的”。
可惜外公的大难不死,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后福。文革后,外公也上访过,找他的同学,但有的死了,有的隐姓埋名,总之,没有一个能给他提供证明的人……所以,他的所谓恢复成分就这样不了了之。
外公共有五个孩子,母亲是外公的长女,天性善良,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遗传自外婆,只可惜我们却没传承到这优秀的基因。也因此,我对大眼睛的人天生好感,觉得只有在那清澈的眼神里,才能装得下世间的一切美好……可惜,母亲的童年却饱尝了“地主羔子”的待遇,甚至追求美的权利都以成分的名义被剥夺掉,那乌黑的长辫子,被红卫兵冠以“割掉资本主义尾巴”之名而强行剪掉;成年后,外公又逼着她嫁给了成分好的父亲,父亲是一名工人,爷爷是个小商人,可谓是根红苗正的贫下中农。记忆中,父亲是不爱说话的,除了上班,没做过任何家务;他对我们的喜爱,只是表现在小时候,给我们买衣服;省一个月的饭票,从单位食堂领回一盆的油条,然后看着我们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
我还有四个舅舅,可惜我的大舅舅在我上初中时,就病逝了!他直到临死,都是孤身一人,连送终都是二舅家的孩子代送的。母亲常常伤感地说:“都是成分害了你大舅舅”!我当时不太理解“成分”的真正含义,只深刻地记得:外公只哭过二次,一次是大舅舅的死,还有一次是太姥姥的死。
我剩下的三个舅舅,一直平凡而清贫地生活着。
我最喜欢的三舅舅,十二年前也因胃癌去逝了。这对我来说,也是很大的伤痛!三舅舅可以说继承了外公的衣钵,才学颇高,我小时常常偷看他的日记……他高中毕业后,外公本以为他的事能够平反,那么三舅舅就可以接他的班,可终未如愿!
三舅舅是最疼爱我的,小时候,实行在户外放电影,那时,邻村放映电影,我吵着要去,三舅舅便背着我去,可刚到那儿,就睡着了,他便又把我背回来;每次在外公那里吵着要回家时,外婆都要用“熊瞎子捉小孩”吓唬我,外公是无神论者,所以他常常为此而责备外婆。而三舅舅,每次都会变着法儿的给我借书看,只要有书,我便不再吵着回家。
我并不想随意评价历史:只是,外公的一家是深受成分这个阴影的桎梏。外公,这个懂得日语、俄语二种语言的老人,却一辈子蜗居在农村……我的四个舅舅,现在三个已过早离世,大舅舅因为成分问题一直未婚,五十多岁就孤独地病逝了;三舅舅聪明好学,却也接班未果,于四十多岁的时候病逝;我的小舅舅去年因淋巴癌病逝;而我的母亲,因为成分的问题,选择了父亲,对父母的婚姻我无权利过多指责,但相对来说:在我们儿女的印象里,父亲是一个不懂得体贴和关心的丈夫,在整个婚姻中,母亲是付出最多的一个。我有时会想:如果父亲对母亲多一些关爱和疼惜,那她是不是可以多陪伴我们几年?!
说起太姥姥的死,那更是一段伤心的事。太姥姥是自缢而死的,一条短短的绳子,就结束了她八十年的人生。或许她厌倦了“地主老太婆”这个称号,也不忍看他的儿子为文革的事一再奔走吧!总之,她就这样,在亲人的无限伤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那时刚刚记事,唯一的印象就是外公抱着太姥姥的尸体大声痛哭,然后,我的眼睛就被小舅舅捂上了……
多年后,我仍忘不了记忆中的那一幕!
对了,说到外婆,她其实就是一个懦弱的旧式女子。没有文化,除了孝顺与服从命运的安排外,她还在文革时,被人用枪指着而吓出了心脏病,最终也因此病逝。
这就是外公一大家子的事,可惜他去世时,我不在身边!母亲说,外公临终前还一直挂念着我……为此,我常常心酸。
最疼爱我的外公、三舅舅,他们离开时我都不在身边,这未尝不是一生之憾!
历史已逝,但它留下来的一切却影响着后人!我们唯有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