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不通 于 2021-6-17 12:46 编辑
农村里,有"5拳头,6耳光"的说法。是说农历五月和六月的雨。五月雨大、猛,六月雨是一边下雨一边出太阳。也有"六月的雨,隔牛背"一说。
热天雨大,必须上堤防汛。冬天农闲,未雨绸缪的上堤加固加高河堤。上堤的堤夫子出场了。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
b.旧时称老师;
c.旧时妻称夫;
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对筑堤之人,称"堤夫子",引上面的义未果。于是,返回找"夫"义:
a, 旧时称成年男子: 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等。
b,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等。。
那么,"堤夫子"的意思就是出来了,服劳役的成年男子。和"大夫、朝奉,待诏"一样,往自个脸上贴金罢了。
"挑土筑堤堤欲高,卷柳下桩桩欲牢。公差持挺旁岸立:`官府命我督汝曹。`
` 公差请勿怒!役夫敢一语:官家费金钱,役夫抱空肚。肚饥手慢柞力微,瘦躯那复受捶楚?`
破衣当风不掩胫,死便埋着堤下土。堤工告成万命残,护堤使者仍加官。"
此谣名《筑堤谣》,清人黄生著。描述清朝筑堤人的艰辛痛苦。
我们县城就在长江边上,以前录属洞庭湖。毛公时代通过人工开挖河渠,湖区成了良田。儿时,在春天,我们会在田里寻到莲芽做零食。成人后,目睹过堤夫子的流程,也亲身做过堤夫子。虽然没有清时艰辛,其中问题重重,啼笑皆非。
堤夫子上堤,分两次。上半年是五月末六月初去防汛。主要工作是排成一字长蛇阵,从堤上到堤下、田里巡察,看有没有小股水眼往上翻。下半年是农作物收场了的农闲时候筑堤。
这里就说说下半年的上堤,历时久,达两月有余。农历九月末,堤夫子就要带上米、被子、衣服、钱、箢箕、锹、扁担,坐着拖拉机,浩浩荡荡,奔赴堤场。清朝就有"官家费金钱"。堤夫子上堤,还要自己带米、钱、工具,官家的钱费在哪里了?
七八九十年代,物质精神双匮乏。上数万的人集合在一起,场面还是恢宏的。堤夫子们没有、也不知道去维权,委屈倒是受着。虽然说"人多狗屁臭",但人多乐趣多。这大集合就是一种乐趣。
中午休息时间,有人逞英雄。"我的牙齿厉害,咬着一根绳,两个人拉不脱!"说话的人偏瘦小,百来斤。
两个壮汉不服气,一人掏出一包烟,和瘦子赌上了。一包烟两块,那时稻谷两三毛钱一斤。
一根拇指粗的麻绳咬在瘦子的嘴上,两个壮汉一人拽一头,使出洪荒之力,绳子愣是没有拉脱。这要讲武德的,不能见拉不脱就猛然拽,这样使阴招会把人口里的牙齿扯落。愿赌服输,赌也要有赌品。两包烟,瘦子没有落在手里,派发给围观的人抽了。那时,吉尼斯纪录不清楚,做牙膏广告的也没有下乡。
第二个逞英雄的人近30岁,身高1米65,匀称。他能挑起两个人。两个人顶天不过四百斤,好多人都可以挑起来。他的挑就是如同用沖担挑法,并且挑人和挑物不同。
一根木杠横在两人胯下,两人用手抓紧木杠。挑者马步蹲下抓住木杠用手臂脱起,然后起身。再前低后高顺势放在肩上,一气呵成。
这里除了要硬力,还要巧力和平衡力,不然晃动厉害木杠上面的人会掉下来。这个人才流失,是举重界的损失。
以上两故事,充分说明高手在民间。越是小个的人,越有表现欲。自然中,毒的都是蝎子、蛇。大象、老虎是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