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穷是第一个举手的,不止因为是我的弟子支持我,而是他受尽了没钱的苦,如果忘情寺供奉的财神真的灵验,他以后就不是一个穷和尚了,他要做一个有钱的富和尚。
释穷很有信心地看着我,我知道他的意思,财神供奉在忘情寺,他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天与财神相处,对他的处境,财神会酌情特办的。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方丈和牛筋先生商议出了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忘情寺供奉财神,经费由牛筋全额赞助,择日请神入庙。
自打忘情寺供奉财神后,也许是财神真的灵验,寺院的香火终于兴旺了起来,前来上香磕拜财神、祈求他老人家保佑升官发财的善男信女越来越多。
方丈是一寺主持,是大牌,他只负责接待财大气粗有名望的达官贵人,这种人一般出手豪阔,方丈把手放在他(她)们额头上开一下光,随便就丢下几千上万块的香火钱;
一些有点钱又愿意布施的散香客,由我们几师兄弟负责接待;
看上去凑热闹一毛不拔的,不好意思,由我的弟子释穷亲自出马,他不给你好脸色你可以投诉,但是投诉最终是由我处理的,我怎么可能允许吝啬的香客指责我的徒弟?笑话。
自豪地说,我们的分工用一句话概括:严谨、明确、针对性强。
一般情况下,我会坐在财神前的蒲团上为上香的人敲木鱼念经祝福,经的内容通俗易懂,相信俗家人士都能理解且喜欢听,跟阿弥陀佛一样只有四个字:恭喜发财。
念这四个字的时候,我把声音放小了点,语速放快了点,咬字放模糊了点,这样别人就听不出我念的是什么,但别人都不会怀疑,他们会认为和尚嘴里念的不是经哪又是什么呢。
木鱼前有个木箱,上面用隶书写着“捐赠箱”三字,字体苍劲有力,是方丈亲笔挥毫的,专门为香客捐赠香火钱而设。
一开始方丈想用草书挥就,他说这样气派。
我坚决反对,我说如果写得龙飞凤舞,大家都看不出写的是什么,把“捐款箱”误会为“捐纸箱”,就算捐赠再多的面巾纸,我们也不经常拉肚子呀。
方丈说,那写成“捐钱箱”中不?
我说我们是佛门之人,讲究一个“雅”字,你写得这么直白就太俗气了。
最后还是释发见多识广:就用“捐赠箱”三字吧,把箱口开得跟100块钞票那么大小,既能体现寺院的高雅,又能明白无误地告诉香客,这就是装钱的,想捐赠一个电饭煲?你也塞不进去!
方丈接纳了释发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