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1-3-31 12:06 编辑
01.
一转眼又是一个清明,又到了芳草萋萋的季节。
不知道这个清明会不会有让路上行人断魂的雨。
知道的是,这个日子就算没有雨,人们的心情也好不哪里去。
肯定的是,这个清明还是会去亲人的墓地上看看,一捧鲜花,清香几枝,插在亲人墓碑前的香炉里,点燃,然后就那么静静的等着香成灰,这个过程能有十来分钟。
不虚伪的说,也就这么十来分钟陪着走远的亲人站一站,有的时候就说两句,有的时候就一言不发。
香的青烟袅袅散去,远山近水朦胧着,清晰着。
我一般在这样的祭祀日子里,要么选择提前几天,要么选择拖后几天,无论如何不随大流,因为墓园里密密麻麻的人,让我有一种密集恐惧症的不太好感觉。
要去的有这样几个墓园,离我家现在能有三十多公里的乔山墓园,哪里长眠着我的双亲,还有我的岳父岳母,所以,一定会去。另外一个叫龙山墓园,哪里长眠着我的二姐,我忘不掉她。
大哥身在大山之中,已经不好找寻了,大姐和大姐夫的墓地在她们落脚的地方的集体的林墓园里,实在太远,数百公里,没有车不能去。
02.
疫情吃紧那会儿,所有的公墓都关闭,只接待下葬相关的事情,祭祀不行。
如今疫情趋于消停,看到墓园的通知,可以正常祭祀祭拜了。
话题总是沉重的,但你却逃不开。走着走着就散了,走着走着就找不见了。这就是最真实,最让人感到冷的人生。
我今早去海边遛弯的时候,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确切的说是丁字路口,看到路边数有数摊烧纸灰烬,估计未来的这一周之内,路的两旁基本就都是这样。
回来的时候,走进小区的大门,一个熟悉的邻居拎着一大包烧纸,我有点困惑:大白天的就去烧纸?刚想问,人家给出答案了,原来他的父母就埋在不远处的山中,是要去给父母上坟。我这个邻居的腿看起来不那么利索,拎着一大包烧纸,缓缓的走。我嘱咐他,烧纸的时候千万注意,现在的山上柴草都很干枯。他说坟前有一个专门烧纸的缸。
03.
这一生,来去匆匆。最后都是这样的结局,尘归尘土归土,从有到无。好多年前的一个清明节,我在墓园里看到一些来祭扫的人,拎着纸牛纸马,拎着童男童女,拎着扎的小汽车,别墅。还有有个爷们直接扛着一个扎的花枝招展的小姐,一边走这一家人还嘻嘻哈哈:这回给咱爷爷送这么多东西,老人家在那边能乐开花,好好享受吧我的爷。
我听了差点笑出声。
我见过最厉害的祭祀品是机关枪,火箭筒。商家大声吆喝:活的死的都不太平啊,都是美帝捣的乱,买一个给亲人防身吧。美帝算是倒了八辈子霉了,世间的不好它跑不了不说,这都把魔爪伸展到阴间了。人们笑着看这一切,有制造梗的问店家:子弹有吗?有有有!说着店家弯腰拎出一纸箱,各种弹药。想的周到,配套齐全。
还是有人觉得不放心:这玩意儿打光了咋办?旁边一哥们似笑非笑:找快递,不放心就自己下去送。
得了,本该严肃的祭祀,弄成欢乐颂了。
说的不客气点,就是作妖给活人看的。还有别的什么更合理的解释吗?
04.
亲人们在世的时候,对他们好一点再好一点就可以了,只要你问心无愧,就是最好的表达。人都不在了,弄这样的场面就是闹剧了。
所以,我觉得厚养薄葬是很好的提法。
疫情之前的哪一个清明,我和夫人我们一行去乔山祭扫我们的父母。在我父母墓地和她父母墓地之间的那个地方,墓园又开辟了一块新的墓地,瞅着挺好。夫人说:这地方不错,问问多少钱,合适我们也给自己置办一套身后房。我瞅着那块墓地估摸着价格不菲。这边祭扫完了,顺路去了墓园管理,问问那块新开的墓园多少钱,墓园的工作人员说:二十五万。
我等落荒而逃,逃出门来,我语重心长的对大家说:看到没现实是严峻的,既然死不起,就好好活着吧。
管好生前,在意什么身后?区区生命一段旅行,到站下车那是规律,霸坐耍横都不好用。活着的时候把自己活好,起码活出个人的样子,也不枉生命一场,也算对得起父精母血。
所以,我不止一次的告诉我儿子,等我走了那一天,你只负责做一件事,送我到终点,把该交的费用交清楚,不沾国家便宜。之后,骨灰你就免了,要不你就弄个陶罐,收了之后,找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悄悄的埋在树丛之下,不做标记你记不记住这都无所谓。但是别撒进大海,我觉得有点污染大海的意思。
05.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人死后是什么。
差不多三年前的这个春天,我川渝之行最后的一段行程是在重庆朝天门乘江轮,沿江而下走长江水路,其中有一个说是著名景点是丰都鬼城,船到丰都,很多人都专程去“见鬼”了,我没去,其实理由很简单:活的都看不过来,还看什么鬼?
偶尔也会和朋友们瞎扯死后,他们问我相不相信灵魂,鬼魂。我说这不是我信不信的问题,按照物质不灭,能量转换和守恒,所有的死亡无非是生命的另外一种转化,可能从有机到无机,或者是别的什么,因为不知道所以不妄论。
唯一知道的是,活在当下,活好当下。
这个世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很多事情干脆就索性不知道吧。
很多年前我买过一本有意思的书《先上讣告 后上天堂》。
这本书的作者作为一名为戴安娜王妃和马龙·白兰度撰写过讣告的记者,玛里琳·约翰逊沉迷于讣告,沉迷于离开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故事,醉心研究讣告为什么会这样吸引读者。她每天在网上阅读讣告,还拜访了《纽约时报》的讣告版编辑,参加世界讣告作家大会,她找出了英语语言中最出色的讣告,还前往各地细细品味了最刻薄和最有文化的讣告,偶尔还探访了那些专门写讣告的作者,像学者一样钻研各种讣告,并比较讣告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写成了这本描绘讣告中的传统和文化的书。
这本书妙趣横生,令人莞尔。作者带读者去亲身体验讣告的历史和那些直到他们消失才会引起我们注意的、不同寻常的生命,从一个非常有趣的角度描述了人类最后的历程——讣告——的历史和习俗。
我记得当时一个书评家说这本书的时候,说了一句有趣的话: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号召大家都去死一次。(大意)
也许看淡了,一切都是轻松的。
2021年3月31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