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21-3-9 16:19 编辑
暂不可揍的裁判们,磨刀霍霍的辩友们,刀剑出鞘的补刀手们,以及随时准备抽冷拳的瓜客们,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向我方一辩二辩鼓掌致敬。我方一辩南狼同学紧扣辩题,单刀直入地提出了人心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更进一步指出,网络让人心走远;我方二辩泼雷同学在此基础上,更提出了亲身体验的真实交往是人亲近的前提,而网络的虚拟化特征,让这种真实体验变成了虚拟感受从而让人陷入了虚妄。人的亲近并不能在虚妄中真正实现,从虚幻中醒来,必定是沮丧和失望,因此,网络不但不能让人亲近,带来的必定是人际关系的疏远。
反观正方一辩和二辩,总是在重复强调网络带来的信息沟通的便捷和快速必然会导致人们的亲近,似乎人们交流越多信息来往越快捷越密集就能越亲近。这让我想起了菜市场。我们会天天去买菜卖肉,与菜贩交流最多,有时一天交流几次,比和家里人说的话都多,可也没因为交流多而产生亲近感;商场上,我们与客户交流也比家人朋友交流更频繁,但因业务导致的亲近,也不多见。因为,亲近,需要双方身心的投入。网络语言符号的交流,是双方诸多沟通的手段之一,却并不是人们亲近的必要条件。
正如我方一辩二辩所指出的,人际关系的亲近,是双方身与心的接近,是在理性上和感性上同时接受对方,是身体和精神皆在场的真实互动。人的生活就是身心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亲近,除了心意相通,还要身体力行。正方的二辩论金同学三个碰撞理论说得很好:亲近就是身体的碰撞,思想的碰撞,情感的碰撞。阐述得比我方辩友还要全面,人际关系的亲近,三个碰撞真正是缺一不可。
有心无身的靠近,是神交;有身无心的靠近,叫比邻。只有身心同时的靠近,才叫亲近。人的亲近,就是互相把自己的灵魂向对方敞开,把所有的真实展示给对方,把所有的感性和理性直接裸露在对方的凝视之下,接受对方的优缺点,以此来达成双方的互相认同,产生精神上的默契和身体上的接近,来共享这个世界,来共同体会生命的韵律,来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同呼吸共命运,是亲近的最终结果。看看每年春运的人潮涌动,我们就可以知道,尽管网络如此发达,依旧做不到让人们面对面的身心俱投的亲近。
在社会上,人的亲近,有这么一个过程:陌生-认识-熟悉-亲近。网络提供了一个让人们迅速高效交流的手段,是一个不错的工具。它能让我们迅速认识,彼此熟悉。但是,网络却让我们止步于熟悉,或许,还能再进半步,让我们中的一些人彼此神交,但这也是到顶了,我们无法更进一步地去亲近。
而在线下本就熟悉的环境中,比如家庭,工作单位等处,直接的语言交流、共同的生活环境、长期的朝夕相处,本就具备身心接近的最佳条件,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常把面对面的沟通和相伴当作消除亲近障碍的有效手段。网络的出现,让人们渐渐放弃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和亲身陪伴,甚而因沉迷网络而冷落了本该去亲近的人。因迷于网络忽视家人和朋友,甚至因网络与亲友反目为仇的案例比比皆是。
根据媒体报道,美国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网络产生前的上世纪50年代,独居的美国人不到10%,网络发达的2010年,27%的美国人选择独居;网络刚问世时的1985年,一个人的密友平均数为2.94个,10%的人报告没有能谈心的朋友;网络成熟时的2004年,一个人的密友平均值是2.08个,25%的人报告没有可谈心的朋友。这期间,最大的变化就是网络的出现,由此可见,网络让人疏远,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或许也将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不是人们不想亲近,网络固有的特点不仅阻碍了我们的人际关系发展到亲近的程度,反而让我们渐渐疏远:
网络的广泛化,在交流手段方面,把地域阻隔导致的信息流通障碍降到了最低,让散布在各地的人能实时高效地联系;但空间的物理阻隔还是我们无法克服的障碍,分居各地的人无法面对面无障碍地亲近。地理的阻隔让我们无法快速有效地亲身体验那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阻碍了我们感同身受的进一步亲近;网络的出现,依旧阻挡不了两地分居的异地恋最终分手的现象,也让我们体会到,地理的阻隔,不仅分开了两方的身,也拉远了双方的心,网络并不能提供亲近所需的身心的陪伴和厮守,并不能真正弥补因空间的阻隔而造成的身心距离。
网络的虚拟性,让我们面对喜欢的那个ID后面的人无法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面对网络上的人,我们只能想象,只能猜测,而无法真真切切地感知。网上人们展示的不是一目了然可视可闻可听可触摸的完整形象,而是碎片化的剖面,心理学上,有个完形心理学理论:我们会借助某个不完整的片面形象,脑补成一个完整的心理形象。网络的虚拟特征,让我们不得不脑补我们不了解的东西,使我们误以为我们了解了全部。我们对某人某事的完整印象,都是我们自以为是的结果。而如果一旦与实际有冲突,就不免失望。而网络的虚拟,既放大了完形心理的那种幻觉,也放大了期待和失望,这种落差会使我们沮丧。网络上很多人从熟悉到陌生,也无非是这种虚拟错觉带来的恶果。
网络这种虚拟性,允许我们能匿名上网交流。人们不会随便透露自己的真名实姓,更不会透露自己的生活状况。连真名实姓都不知道,对其生活状况和经历一无所知,怎么能做到亲近呢?就算知道了,我们也无法核实;就算核实了,我们也无法确信。因为我们无法通过网络亲证。而亲证,决非靠网络就能办到。这就是我方二辩泼雷同学说的网络带来人际关系虚妄的原因。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信任。网络上,我们可以喜欢对方,欣赏对方,但我们真无法无条件完全信任对方。大多时候,并非对方不靠谱,而是我们自己心里不踏实。没有脚踏实地的亲历,我们无法做到完全信任,而网络引起的各种网络犯罪让我们更对网上信任充满了警惕。没有信任,谈何亲近?信任的缺失,只会让我们有距离的交往。正方一辩远烟同学说:“亲近,是指关系的双方相互信任,亲密接近。从大的向度上说,可以指向地球村上的全人类。而从另一方面这种密切关系则是指向个体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感情、以至于心灵”,说得真好,但网络的种种信任危机现象让我们叹息:臣妾做不到啊。
而网络的虚拟化特征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强化了我们的自恋倾向。我们在网络社交领域,总在展示我们美好的一面。社交软件提供了很多自恋手段,美颜、P图、百度等等,带来的结果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在为自恋付出代价:为了维护美好的形象,我们会下意识地拒绝进一步亲近,我们会在网上画地为牢,自我囚禁在自恋的牢笼里孤芳自赏,并且会把这种自恋延伸到线下,这导致人们彼此越走越远。对方一辩空沫形容的孤岛,就是这种写照。空沫同学说得真好:“我们是互联网上的一粒粒珠子,互为镜像,互相映照”,是的,我们自恋,我们发光,我们互相映照。。。网络确实把我们串起来了,但也正是网络,让我们不能亲近,合为一个整体。我们因自恋,成了他人有距离的反光镜,或赞美或争斗,都是给予对方的等价回馈,并不愿意成为别人的绿叶。网络让我们的孤岛状态暴露无遗。当光芒暗淡,如夕阳残照,自言自语就成了空谷回音,人们也就彼此疏远,不再互相呼应。自恋过度的人不会和他人亲近,而只会和自己的影子形影相吊。网络助长了人的自恋倾向,让人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冷漠。
这种网络引发的自恋过度强化延伸到线下,让我们在现实中不知不觉中冷落了亲朋好友,淡化了亲情友情,只顾及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需要用身心和时间去经营的亲情和友情。网络正让人变得自私,变得无情,给人的亲近设置了障碍,让人在无意中渐行渐远。
正方同学沾沾自喜于网络提供了对话的绝佳途径,以为网络符号的传递就能代替真正的人际对话。结构主义语言大师巴赫金说:对话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活动,一种需要在具体的现实世界中的“在场”的行为对话。语言是有具体语境和社会环境背景的生命实践活动。真正的人际对话是鲜活的,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对话的空间背景是立体的多维的,人的生活形态尽在其中。网络上的对话,就是字符或数码的平面交换,这种对话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际对话,只是一种数码字符的传递,鲜活的言语成了干巴巴的符号化信息。而符号化的信息传递,是以牺牲表达的丰富生动的元素而达成的,并不能做到全面准确的表达,网络上的对话者常常并不能准确把握对话者的语义,常常造成误读误解,网上的快速交流使得语言符号越来越简约,加之自恋导致的心理封闭和冷漠,让澄清误解变得艰难。误解是人们疏远的催化剂,是亲近的大敌。就人际关系来说,通过网络的对话越来越扁平化快餐化,越来越生涩,越来越少了人情味,正如我方一辩所说的,这种对话怎么能拉进人们的心灵距离呢?
网络正快速地将一切符号化,正慢慢抽干我们生命中本有的鲜活,让我们的亲情和友情流于形式化。正方同学褒扬的网络上人际的频繁交流,正在慢慢变成一场干巴巴的抽象符号聒噪,可铺天盖地的表情包和符号化的倾诉,终究代替不了面对面的一个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次无声的傍身陪伴。真情和假意的区别,正在于具体可感与形式化的差别。心与心的接近,是真实的生动的可感的,而流于表面的形式化,却会拉远心与心的距离。
我们并不否认,我们受惠于网络许多。网络为现实里本就熟悉的亲朋好友的互动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快捷的手段,处理各种事务变得高效快捷;因为网络,分散在各地原本素不相识的人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点赞到讨论,从礼节性的打招呼到深切问候乃至关心。不用说我方各位,正方一辩二辩及至三辩四辩,以及场下的诸位,都是我们的神交。我们有千万种亲近的理由,我们也有强烈的亲近意愿,但受限于网络,我们只能止步于神交,无法更进一步亲近。正方三辩论金同学三个碰撞理论中,我们最多能做到半个碰:思想的局部理性碰撞;其他2.5个碰,网络上做不到。正方一辩,亲爱的空沫同学一句话戳中了我的泪点:我们是熟悉的陌生人。这确实是我们网络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我们因网络而熟悉,也因网络而陌生,并会在网络上一直陌生下去。空间和时间终究会打败我们,做不到相濡以沫,终将会相忘于江湖,这就是网络给予我们的宿命。除非我们抛开网络,线下继续践行三个碰撞理论,在网络之外把熟悉的陌生人变成亲近的人。但那已是题外话,不在本次辩论范围内了。
综上所述,网络不能让人们更亲近,而是会让人更疏远。这不仅仅是人的问题,更多的是网络的特点决定的。只有抛开网络,人们才能真正地彼此抵达亲近。在此,我感谢我方一辩二辩为我开辟的道路,也深深感谢正方一辩二辩为我方提供了足够多的论点和论据来支持我方观点。我期待正方三辩和四辩能继续贯彻三个碰撞理论,发扬孤岛精神,升华熟悉的陌生人,为我方四辩奠定胜利基础。
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