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0-6-19 10:21 编辑
靠你们这些人还能管好“码头”?
最近发生在山东聊城冒名顶替上大学获利几十年的丑闻被披露之后,据说当事人受到了应有的惩戒,这个很好,虽然我一直觉得什么“正义不会迟到”的说法除了煽情没什么太多实际意义,但是,为遭遇不该有的待遇的人讨回起码的公道,也算是天理昭昭,众望所归。
当然,我没有丝毫的高兴感,我只是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的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的丑闻在全国各地屡屡发生,至少传递出了一些东西,有一些暗箱操作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的恶劣地步。
冒名顶替了别人24年,这24年顶替者混的风生水起,至少是基层公务人员。而被顶替者浑然不觉自己是被别人偷天换日,这已经足够让人惊讶了。
丑闻发生之后,顶替者王丽(真实姓名陈某)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副科级)。
这个处理看起来有点重,可是与被她顶替所伤害的当事人而言又算得了什么?所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要了卿卿性命,这算是咎由自取,没有丝毫值得同情的理由。
让人跌破眼镜的是,顶替者的同事,对这个事件居然说了这样的话:“不该弄这么绝,把她撤掉了,你们(被顶替者)能上去(工作)吗?能不?”6月17日,顶替者王丽单位同事对记者说道。 被处理的当事人是基层公务人员,说这番话的她的同事,毫无疑问也是公务人员。一个国家基层的公务人员,如此的思维和对事情的判是非的判断,足够让人无语。
造假者的画皮不该被剥光吗?被顶替者不该有一个该有的公道说法吗?这是把事情做绝的问题吗?如果说是做绝,你冒名顶替了别人24年这事儿有人性?做的不绝?靠着旁门左道,把别人的成绩顶替到自己头上,然后心安理得的几十年?如果不是东窗事发,毫无疑问这依旧天知地知,她自己知道,实实在在的把被顶替者坑了几十年,什么公平能补偿回来?
如此是非的问题,居然提出让双方提前协商,说白了不就是想花钱消灾吗?这种明显违规的行为,能私了?那还要什么法律,要什么公平正义?
一个公务员,对一个明确是非的问题,竟然有这样奇葩的高论,说好的人生价值观,是非观,是压根就没有,还是出门落家里了?
写着想起文革期间的一部大戏,那叫革命样板戏,其中的一部名字叫《海港》,说的是码头工人的事情,其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老海港气愤地把杠棒朝地上一杵:“靠你们这些人还能管好码头?”
虽然是戏文台词,但是,用在这奇葩的公务员身上也没啥不妥。连基本的是非都没有,你还指望他公正廉明吗?
所以,个别土壤的墒情已经到了就要寸草不生的地步了。
这简直就像是为小偷开脱,找借口,实在过于超出正常的是非观了。
由此几乎可以断言,这样的公务人员的成色到底是什么样,还用多说和推测吗? 看起来素质大抵一个德行。
呜呼! 2020年6月19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