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耶律折腾 于 2019-5-10 14:40 编辑
可怜的“太阳鸟”
醉笑聊考古,我就即兴讲个故事,也可以叫笑话。
那是慕某主沈的时候,意气风发,要文化建市啊,要有丰厚的历史源流,才好既往开来啊,所以就弄几个文化人,琢磨个城标之类的东西。
新乐遗址出土过一个东西,木制的,尺把长,一头雕刻的类似鸟的东西,样子有点像戏曲中典兵用的令箭。新乐文化是七千年左右的古文化,这个木质的东西也早就碳化了,是不是这个文化层,我也不详细。
哎咦!几个文化人相中这个东西了,觉得这东西能够代表本城的文化。他们觉得这东西是远古部落的神器,不是酋长手里的权杖,就是巫师祭祀的法器,还断定此部落是以鸟为图腾的。所以将此命名为太阳鸟,并将此太阳鸟作为本城的城标。
我是不太相信这个的。虽然七千年确实久远,但我们不要低估古代人的智商;我五岁时曾用木牌当神器喝令我的小伙伴下跪,一个古代部落能停留在拿这木牌号令群下的五岁儿童水平?不能够,起码神器也要做个玉的罢、或者金的。
我觉得那像一个古代女人的头簪,东北一些民族的女人头簪比较长,你看过韩剧吧?那里就有女人戴着长头簪的形象;不止是女人,就是男人如果戴冠的话,那冠与头发结合也需要一个头簪,那东西须有尺把长才能胜任。
但我认为它是啥不管用,谁听我的呀?话对不对的要分谁说,邓爷爷到南方走一圈,说了一句“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登时成了至理名言,同样的话我要到南方讲一下,人家还以为我脑袋让门挤了。再说我对这文物的判断实在是不够精彩,生活需要精彩,城市需要精彩,文化需要精彩,官员需要精彩,他们不需要头簪,他们需要神器,他们需要图腾,他们需要太阳鸟!
那好吧,太阳鸟就太阳鸟吧。
*
但是,谁以鸟作为图腾?
传说高句丽以三足鸟作为图腾,但七千年前并没有高句丽这个民族。又说高丽出夫余,夫余人拿鸟作为图腾吗?没听说过。
问题是我们肯定不以鸟作为图腾。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的沈城人是山东人河北人逃荒来的,“闯关东”这事儿谁都知道,我们的祖先背井离乡,来到这块苦寒荒凉的黑土地,顽强的繁衍生息下来。回头您告诉我们曾经有一只鸟,那是我们的神,那是我们的图腾。我们不认同,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没有这个文化认同,我们的神不是一只鸟,你丫才是一只鸟!
近些年来我们流行一句话叫作“寻根”,我们的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我们常有丢失和遗忘之感,我们立志去寻根,这很好。但寻根咱也不能瞎寻,找个木头牌子就说是太阳鸟,然后我们就是太阳鸟庇佑下的子民,太不严肃了。
*
后来。
后来,耸立在中心广场的太阳鸟碑被悄悄的迁走了,谁决定迁走的不知道,为什么迁走的也不知道。
我心里很不赞成把它迁走,花挺多钱修的,干嘛要迁走呢?
我觉得凡是修建了的碑,都不要迁走。就本城而言,有俄国建的碑,有日本建的碑,有解放前建的碑,有解放后建的碑,有历届政府出于各种信念建的碑,这些都不要拆,都放在那里,供人瞻仰。
以史为鉴,让我们随时看到这些碑,看到它们时,我们就知道我们曾经有多傻,多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