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日的雨止了,忽然想起,好久没去江边散步了。于是早早吃过饭,傍晚时出门,信步向着堤岸方向。
大概十多分种的光景,便到了堤岸,登觉气爽。习习清风徐来,心中生出凉爽之意,燥热之感荡然无存。舒心放眼望去,正是潮涨时,青草逶迤的滩面不见了,唯有茫茫水色,若隐若显的水草在水面曳动着瘦弱的身子 。杨柳显现的半截躯干在水里与激流抗争,依然是婀娜的倩姿,却多了几份豪气!
一座灯塔在水面沉浮,闪亮的灯火指引着南来北去的航程。对岸,树影朦胧,该是怎样的风景?头顶,一行雁向着远方飞去。顺着雁啼的方向抬头,西北天空明净、绸缎样的润滑、华丽,仿佛古人手笔着下的青釉胎色。我想,大概古人也是邂逅到那种无与伦比的色彩,才萌生灵感,把它融入到青花瓷的胎釉里。那色彩,似浅蓝、似淡绿,细看,好像夹杂些许淡淡的粉。总之,那种色调是无法用语言去形容的!
夕阳落下许久,就在那西边的空中,那片青釉胎色之上,一幅动感的画悬着。一些比墨色稍淡的云絮闲散着,间距不远,象画家笔墨点出的山峰,耸立着,奇峭无边。而夕阳留下的最后一点点橘黄色晕光像极了群峰间的云雾,似飘渺、在弥漫,又像瀑流倾泻。细微的几点墨云更如鸟的展翅,栩栩如生!
惊叹于自然的杰作,完美的造化!无论怎样的高明画家都画不出那般景致。那短暂的片刻,就我独自一人仰首那片天空。我仿佛看到空山雾绕,有云瀑水流倾石而泄;仿佛闻见远古的钟声回荡在古道上;仿佛人间的烟火在一间木屋之上袅袅升起;仿佛见到屋内的烛火摇曳着温暖的光。我深深沉溺于那个世界,忘我所有,出神、入画。
渐渐地,一切消淡,归隐于暮色。
潮汐轻轻拍打着堤岸,我从凝神中醒来。蓦然回首,一轮月儿已在江面露出大半个头,转瞬间探出水面,没日出的辉煌,却有另一种令人着迷的情致。它散发出清雅皎洁的光,那光晕柔和在水波里。让人微醺的光晕,在夜风里流转,像少女含羞的眼波,似在达意,似在顾盼。
倏忽间,一只蝙蝠压低了姿势从我面前盘旋、掠过、遁去!我的眼前顿时洒满了清辉琉璃。
我流连于那个清风朗月的夜,欣喜邂逅黄昏时,那精美绝伦的画。也记得那夜,我是怀有怎样的心情踏着江上潮汐声,安然归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