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烟雨竹城 于 2017-12-13 19:25 编辑
心有蜜甜,焕发芬芳
一
爱情这个东西,是人的理解与感受。不同层次,不同理念,不同文化的人对爱情的诠释不一样。爱情没有确切的定义。
现代社会有许多人,对爱情的看法是:爱情,是短暂而虚幻的一种情感。快乐了就可以在一起,不快乐了就分手。
我很难说出它的错误来,但是在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我不主张也不肯定这种爱情。如此,我想当代社会是不是已经淡化与沦落了爱情了?
二
当年我在遥远的一个地方打工,我有个同事,喜欢逛妓院类的场所,跟一个妓女关系很好。空闲的时候,同事也打电话给他的这个特殊相好。那边说,我正在上班呢。于是我们都大笑起来。
也许一些没有外出捞世界的人,没有这种经历,也不太明白外面的世界的生活情态。
其实我说她是妓女,也是不太确切的,尽管她也接客。她有丈夫,有孩子在她的老家,而且关系还不错。过年过节或有事也还得回去的。只是她们村的人,就算是亲姐妹,妯娌,姑嫂,都可以结伴做这个行当。在她们的眼里,这就是工作,外出打工的一个形式。
这个女人,还有一个情夫,给她在当地买了房买了车。大约是临近市区的一个大官大老板。当然,那大老板,并不知道她还坐台。也一直以为我的那个同事,是她的真正丈夫。
她跟我的这个同事,只是要些零花钱,大约每月三五千块左右不等。但是经常在一起玩,没有特殊情况,基本是随叫随到的。用她们的话说,这就是爱情,他们是一对特别的夫妻。他们自己也老婆老公的称呼着。
当然诸如此类的事,还很多,有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地方打工的男女,临时并起来过日子的,算是黑夫妻。也有某个领导主管,跟手下的员工妻子公开做情人的,那个员工也没有办法,甚至还不以为是,乐得高兴。
这确实是中国社会的情感关系的现状与事实。
三
我崇尚马克思的爱情观:爱情是指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倾心爱慕,并且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一种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
爱情与婚姻不是空中阁楼,不是虚无缥缈,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可以生活与爱恋的物质基础之上的。重要的就是彼此结伴,携手人生道路。心心相印,彼此温暖与关怀。而且一旦落定,就是排它性的,不再奢求其它性伴侣。
同时,我也同意圣经里对爱的定义: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有爱情的人,对世界是宽容而大度的,体现出某种人性的关怀与人格的坚定。
我有个很值得人尊敬与爱戴的网友,她是一帮人的灵魂与组织者。其间的友爱都很坦率而真诚。其间的人有没有爱情?也许有,友情与爱情是一对很容易转换的情感。但大家都镇定着,也许爱,就爱了,难道花要开了,你让花儿不开么?但是花儿开与不开,不是人们去强制它的。也不是别人去喧哗去嘲笑去八卦。情感这东西,如果真了,不知情不理智不当事的人,瞎挷得太多,对爱的双方与多方就是一种伤害。
我那个网友对我说,在网上的恋情,也有的。但如果只以网上为平台的,以单纯的物质利益关系为条件的,都不是爱情。
我个人比较接受上述三条爱情观。
四
当今社会,单身的男女很多,情感与生理寂寞的男女也很多。在一个开放自由而随情随意的社会情态下,有关一夜情,有关约炮,有关嫖娼,有关物质利益的临时性交易。如果此类等等,也要说成爱情,那么爱情真的太让人失望了,这样的亵渎与凌辱,我想老天都会惩罚人类的。
爱情的本质意义是给予,而不是获取。我们都应该恋过爱,在我们的恋爱历程中,一般的感觉,就是怎样使对方快乐幸福,怎样给对方付出。而不会想到对方对自己如何牺牲与付出。如果只是想对方对自己怎样付出与给予,我想这样的爱情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快感。也是经不起考验,而成为“东边阳光,西边雨”,甚至“今日天堂,明日地狱”!
人在爱情中,在已经收获的爱意中,是对世界亲和与美好的。对人对事对万物,都宽容都真诚都柔善。甚至于对自己爱人有爱的“情敌”也是友好的。
五
所谓心有蜜甜,焕发的也是香气。
如果不明白、不清楚爱情与祝福的真实意义,以为爱情与祝福就很容易不经过大脑就可以散发与施舍的人,其实可能会对相关的人,造成更大的误导与伤害。
其实,我只是想说:如果爱的双方,是以民政部的红本本为目的,或者请亲朋好友摆上若干酒宴。为一生的幸福与爱负责,那么我会送上我真诚而美好的祝福——并馈送上一个大大的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