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17-6-8 16:10 编辑
几年前我在玩新浪微博时,有阵子经常能看到一些用户摘录和@《在你的全世界路过》。一些看上去表情淡淡却能探到内心深处、与潜意识认知高度契合的语句-----都是我也颇以为然却表达不出来的频点金句。久而久之的信息滚动轰炸,渐渐记住书名。
后来网易云推出一些免费书,恰好有这本。在手机下载,闲来没事儿翻几页,是那种毫无阅读障碍,让人欲罢不能、一气呵成读完的网文风格:诙谐风趣富有节奏感。类似每天的心情日志,主打路线:睡前小故事。
当时心中暗忖:论坛上发的贴,不也就这类么。原来这样也可以出书啊!
后来听说同名影片要上映,有些纳闷。印象那是一本短篇随笔集,如何改编为剧本、在100多分钟内呈现给观众的又是怎样的脉络呢。
十一期间窝在家终于没去影院,又没忍住跑网上找个枪版匆匆看完。不出意料地失望。影片每一帧的画面都足够好看,观毕断然句号,木有余味。回忆起当初看书的心情,怅然若失。
电影版将原著30多个不同人物的情节拼凑在男女主角身上,以各种时尚元素无死角地加以包装:邓超杜鹃白百何杨洋(这个第一次知晓据说当红小鲜肉)等帅哥靓女;电台DJ职业/稻城亚丁的绚丽风光/都市爱情题材。
有些疑惑,难道我的审美情趣较几年前有所改变了吗?可再翻书重读还是很喜欢。觉得7亿多票房,更多得益于书粉------多少人和我一样,是看完书又想一探究竟的。待到《摆渡人》,渣到只看一半就跳台的境地。
偶尔又在《读者》读到张嘉佳的一些短文,屡次的擦肩、偶遇、邂逅终于发酵至好奇。某天郑重其事百度了作者简介及生平,顺藤摸瓜了解一番。南京大学第一才子,80后,多年的文字编辑与写作经历。早些年出版过长篇小说,这样的短篇集,绝非随手勾画的吐槽网文那么简单,源于多年笔耕不缀的文字功底。
然而要将短篇故事集凝缩为电影,份量略显不够。较之那些经久不衰的影视文学作品,鸡汤炫技文在揭示生活本质和人性方面缺乏入木透骨的揭示手笔,亦达不到震撼心灵的思考力度。短平快地浏览完,内心泛起的涟漪用不了多久便了无痕。
而且,当时微博的@,有书粉的纯自然欣赏,亦有水军的推广意图。再引到电影,是一脉相承的广告营销成功样板。信息时代,我们在充分利用网络便捷同时,每个人都在浑然不觉地被客户。我百度,我网购,我也被套路驱赶朝着商家的既定目标走,比如我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碰触全程。
网络时代令码字全民化。从过去的论坛知名写手,到自媒体的原创公号,巨大的商业价值促使写作越来越趋于功利。比起早些年的阅读量跟帖数,写手们致力于将铅字转换为商业价值。外加网监严控大环境,新浪、UC、搜狐、网易纷纷放弃论坛,转推自媒体。周冲的一篇广告软文价值五六位数,罗辑思维从直播脱口秀发展为荐书卖书产销一条龙。这些成功刺激着简书上堆满了一大波坚持日更的励志青年。和那些削骨嘟嘴打造网红脸的妹纸们一样,幻想有朝一日自己的某篇大作也能10万+。
写字不再为了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