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春 于 2017-3-16 14:25 编辑
工农兵形象——被遗忘岁月的记忆 翻书堆,不小心找到了这样一本小书:《工农兵形象选》。 这本书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73年10月出版。定价0.35元。 书中前言说:“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广大业余和专业美术工作者,深入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与工农兵相结合,努力改造世界观,提高了阶级斗争觉悟,。。。创作了不少优秀美术作品。作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三大革命运动的重大题材,刻画了我们时代的工农兵形象;反映出批林批孔运动以来,我国美术工作者在发展连环创作、致力于中国画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 翻阅着书中那一幅幅画面,心中感慨万分。 我们的工农兵形象高大魁梧,个个浓眉大眼,精神十足;革命精神写在人们脸上,自豪感写在脸上;斗志体现在脸上。不管男女老少,都是一种力量支撑着:那就是毛主席的教导。 画中各种人物形形色色,如:炼钢工人、煤矿工人、纺织工人、石油工人、养路工人;农民;解放军;少数民族;赤脚医生;知识青年;红卫兵;儿童团;大学生。好像知识分子少了一些。有一个也是工农兵大学生学成归来。那正是臭老九被打倒在地,被踏上一只脚的年代。 画中描绘的场景有动有静,有大有小;有正面的,也有侧面的。我们一眼可以看出,这都是响当当的正面形象。面部形象决定了这都是好人,是按“高大全”的标准塑造出来的。 我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对此特别敏感。有时候想一想,还真有点怀念呢。因为那时人人都穷的时代,人们的思想高尚、单纯、无私;不怕苦,不怕累;奉献、牺牲精神是人们的自觉;互相帮助是人们美德。 虽然经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思想受到了冲击,但是对毛主席的感情没有丝毫变化。人们坚信,面包会有的,房子会有的,等着吧!心里也知道等也是白等,但毫无怨言。极度匮乏的物质年代,买什么都要凭票的年代,画家们怎么找到的模特?他们笑逐颜开,兴高采烈是不是装出来的?难道他们能吃饱穿暖?难道他们与大家不一样?难道他们用笑脸欺骗了人们?或者是画家无奈的画出了自己违心的形象?那么,我就不一一写出画家们的名字了。 不过,在今天,我还是喜欢这些被人们忘记了的形象。它勾起了我的回忆,使我的记忆回到了过去,我年轻的时候。 【这是一篇旧文】
===================================================================================
那时候,这形象才是正面的,才是可歌可泣的。影视,小说,绘画,全是。
正面,主角,高大全,精神饱满,斗志昂扬,阳光,健康,任谁看了,不但向往,还要效仿。
有工农兵形象画册,帮你回忆一下。。。
--------------------
封面:夺钢前哨
那时,钢铁还是咱们国家的弱项,故,钢才是第一位的。
要是放到现在,这样的炼钢炉要被拆了。要知道,如今的钢铁大国,咱们才是啊,英美早被超越了,甚至被外国抵制,钢铁成了鸡肋,产品过剩,转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