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牛班的春天》。初次听人说起,感觉甚是诧异。只听名字,眼前便浮现出十里杨柳青青,一湾碧水潺潺,有扎抓髻牧童,吹着柳笛。骑着老黄牛缓缓从眼前走过。待翻出一看,竟是南辕北辙。放牛班的孩子不放牛,而是生活在一个闭塞粗暴的环境里。孩子们不吹柳笛,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没有春天。
电影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以一本日记揭开了一段被尘封的岁月。一群问题孩子,一个善良而富有正义感的老师,一个粗暴自私的校长以及几个画龙点睛般的人物。矛盾、对立、冲突,在影片开始时便赤裸裸呈现出来。孩子们以恶作剧和自暴自弃来表达对整个世界以及人生的失望不满。
问题孩子古今中外一直层出不穷,其根源之错综复杂使人头疼。他们是地雷,不知道在何时何地便被引爆。影片中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马修老师。马修老师以自己睿智宽厚的个性包容引导着他们。
这部影片,时常让人眼热。如同写小说,没有炫技的地方,只是不着痕迹地展示。展示人性,展示孩子们被践踏和扭曲的心灵,展示他们对春天,对外面世界的渴望。里面有两大主旋律,一是尊重,二是救赎与慰藉。
马修尊重重视每一个孩子。他正确而善意地挖掘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得每一孩子都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的存在。同样,这个被称作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也是。校长与马修成为鲜明的对照,他们身上不同的特性被互相烘托出来。这样的手法,在小说中常见。
影片至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奇异的色调——明亮与灰暗。孩子们在天使与魔鬼之间无序地转换身份,主宰他们命运的,却仿佛永远不是他们自己。这些地方,也使我们警醒,不能过多地干预孩子们的世界,要尊重他们内心的意愿。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这种能够撼动灵魂的力量在拯救这些处在迷茫阶段的孩子们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它那神奇的功效,剥离了孩子们灵魂中叛逆和粗暴的一面,引领他们走到阳光下,感知大自然,并懂得了爱人。
学校被烧。马修带着孩子们出去,恰好躲过这场劫难。但这样重大的失误总得有人来承担。校长开除了马修。
没有孩子出来相送。有的只是一只一只的纸飞机,一只一只写着字的纸飞机从窗口飞出,飞到马修的肩头,飞进他的心里。马修抬起头,看到窗口里有着无数的手在向他摆动。马修的春天,在这个时候忽然繁花似锦。
这个时候,马修意识到,孩子们心里通往春天的那一扇窗,也打开了。
这是一部不煽情却惹人泪奔的电影。喜欢这样含蓄而隐忍地表述。跟《阿甘正传》有同样的励志功效。善良与正义是一个人的标签。无论什么时候,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