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想起老潇湘一点典故……
查看: 251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起老潇湘一点典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9-21 16: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大概2011年时候,潇湘有一个论战,主题是陈光标
一方人众是广东的江湖闲话。心无挂碍
一方是西北流的茅坑石头、GEGE
从最开始的发文章讨论到最后的骂架
热闹了好久
眼下,这个陈光标终于成为人物
有点意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6-9-21 16:50 |只看该作者
孙旭阳

资深媒体人。


谁在支持陈光标
2016-09-21我要分享
62

导读8年来,他确实越来越像一个演员。明星演员都需要足够的粉丝埋单,谁在一直支撑标哥的票房?除了法官,无人有权裁定陈光标是否一直在行骗。我可以确信的是,他一直在迎合。


我的记者生涯,跟陈光标还算有点交集。2011年3月16日下午,云南盈江,陈光标一行五六人在两部特殊车辆的护送下,赶到离城区不远的拉勐寨,在村民们被集合后,陈光标按照每人200元的金额,现场派发现金。整个活动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就连志愿者也被强塞了钞票。然后,陈大善人与村民们举钱合影。

媒体称之为“暴力慈善”。在汶川地震3年之后,陈光标以这场举钱秀开启了慈善2.0版。在过去的5年里,他对“暴力慈善”津津乐道,媒体也不乏为其辩护的声音,大体逻辑有些功利主义:他虽然怎么怎么,但他毕竟捐钱了……

新闻资料图:陈光标在盈江拉勐寨

陈光标在拉勐寨“暴力慈善”时,我刚离开那里不到一天。盈江在2011年3月10日发生5.8级地震,我正好在当地。5.8级地震会触发国家响应程序,而此前在两个月内,盈江发生了1200多起小地震,却困于震级不够,外援难济。我冲着小地震去,遇到了大地震,在半天之内写了两个版的深度报道,主角就是拉勐寨村民。

因为这篇报道,大震之后,拉勐寨汇聚了大量的记者、官员以及慈善人士,尽管这里远非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拉勐寨是一个少数民族村落,有上百年的大榕树群,风景秀丽,民风也极其淳朴。当我看到几个熟悉的村民茫然地举起两张百元大钞,簇拥在陈光标周围合影时,心情无法言表。

当时,我知道陈光标的一些底细。2009年初冬,一位在圈内广受尊敬的同行,给我发了一篇他耗时近半年,对陈光标的深度调查稿。根据他的核实,陈光标在汶川地震后千里驰援,在老家广施慈善,以及他的发家史,绝大部分都是剪裁编造的谎言。在文章标题中,他称陈光标为“国骗”。

在他这篇调查稿见报前,单位出于规范和风险的考虑,要求他就一些核心问题,向陈正面核实。他拨通了陈的电话,列出这些问题后,陈表现得很沉着,末了告诉他,“你这篇稿子发不出来。”

果然灵验。这位同行颇感憋屈,就把该文共享给信任的同行,邀约大家一起揭穿“国骗”。用他的话说,眼看着这么一个人到处招摇作秀,是调查记者的耻辱。

现在,这位前同行已经转行做公关了。接受他邮件的人,留在媒体圈的也已经不多了。所谓新闻理想,以及理想不得伸张的耻辱,都如过眼云烟。

“陈光标”这三个字,一度是调查记者圈这间铁屋内的“大象”,大家都看得见他,却只能忽视他的动作和声响。事实持续缺位,导致舆论场中对他的争议,大部分都是口水的激情互喷。人们更多在争论他该不该像一个演员那样吸引眼球,而不是他究竟是否传说中的大善人。

他究竟捐助了多少钱,帮助了哪些人,如果他选择公布的数据不实,一切基于功利盘算对他的宽容,都在自作多情。可是,“那又怎样,他毕竟捐了钱,你是好人你也捐呀”,这种战法几乎无往而不利。

在我们周围,只要可以消费感动,传播正能量,自作多情的人就会占据舆论主流。那些爱过陈光标的好心人,恐怕也很难面对曾一度所托非人的尴尬。在过去的几年里,也有媒体试图熄灭陈光标的慈善家光环,却有更多的人为他开启聚光灯。他不断在各种事件和场合作秀,十处响锣九处有,愈发癫狂,愈发谵妄。

狂舞终有曲终时。昨日,多家媒体披露了陈光标切胃减肥却隐瞒手术,大卖减肥膳食,又私藏100多枚公章,以及生意失败,诉讼缠身等情况,网上仍不乏成群结队的辩护者。与此前的争议不同,这次媒体圈几乎没有人再站出来为他说话,更有人讥讽那些曾为他抬轿的媒体和记者。

我不认为曾赞颂陈光标的媒体,都跟他有见不得光的交易。媒体经常被预设为必须报道真相,换句话说,报道的必须是真相。然而在现实中,媒体报道的却是“可以被接受的真相”,更可能是媒体与公众共同认定的某种“事实”。这些“事实”寄托热望和善意,也欣然迎合恐惧和贪婪。多重情绪交织,再加上舆论环境幽暗曲折,无论知人还是论世,失焦和走板都在所难免。

换句话说,如果你有志于探寻真相,媒体只是工具之一,不能过于凭恃。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个“更好”的陈光标,并不能被简单解释为无知媒体和记者编造的幻象。

回到8年前的地震,陈光标一系列经不起推敲的故事几何倍数地传播,能感动那么多人,并不能证明媒体的影响力有多一马平川,而是这个国家有太多人渴望在灾后被感动,渴望被提振民心罢了。

一般人都倾向于自视睿智,即使看走眼,推给骗子和不良记者的误导,最简单不过了。陈光标如何收场,有待司法深度介入后给个说法。8年来,他确实越来越像一个演员,甚至跟一群艺人一起表演跳水。明星演员都需要足够的粉丝埋单,谁在一直支撑标哥的票房?

除了法官,无人有权裁定陈光标是否一直在行骗。我可以确信的是,他一直在迎合。

陈光标现在最忠实的信徒,可能就是冲着他的名头,跟他一起卖减肥膳食的微商们。两日来,这些微商在群中普遍认为,标哥不会有事,这不过是一场为了扩大产品影响力的炒作。一个正做这个的朋友还问我,要不要趁机多囤点货,他害怕这个品牌接下来会“饥饿营销”。

根据该品牌的广告宣传,陈光标在食用这个产品后,短时间内体重锐减,就投资这个品牌。一份文案是这样写的:“他是白手起家的商业巨人,他慈善捐款超过20亿,他教出了10多个亿万富豪,他带领30万白领、宝妈发家致富。”

陈光标穿着一件挂着几十个勋章奖牌的中山装,为这个品牌站台。他获得的荣誉称号,他跟名人甚至包括落魄运动员张尚武的合影,都被列出来证明他的荣誉和实力。一句话,他所有的光环都被投射在这个微商品牌上。他想把一切变现。

我这位朋友深信跟着陈光标,一年之内就能成为百万富翁。在发展不少下线后,他开始赚钱了,于是越发地乐观。不过这一次,我劝他放弃幻想,尽快脱身。他家里还堆有几万块钱的货。“看来,我最好哄下家赶紧接盘。”他说。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9-21 16:52 |只看该作者
陈光标:小丑落幕2016-09-21 宋志标

ID:jiuwenpinglun

                                                                                                                          [url=]混世                 韩寒 - 单曲 - 混世                 [/url]                     

慈善模式莫衷一是,政商关系却是一点就通,不懂不是中国人。

文|宋志标


网易与财新9月20日先后发稿,以很大的报道体量“起底”陈光标。报道的方向与重点放在陈光标与一众落马高官的关系上,他们包括但不限于令计划、令政策、杨卫泽等人,并描述了陈光标靠政商关系攫取第一桶金、发达再至于倒掉的盈利模式。

从媒体角度来说,这次对陈光标的深度调查,是一次“复仇”行为。这么讲出于两个原因,一是过去数年间,媒体从陈光标反复、荒谬的炒作中没有得到有用信息,反而致使媒体被他牵着鼻子走;二是过去凡是有力的调查,都因为陈的保护伞夭折掉,这次可以稍慰记者职责。

在解读最新的材料与报道时,可能需要澄清的一个认识是,陈光标无论在舆论场中如何利用炒作勾连慈善事业,但其所做作为,始终与慈善毫无关系。陈光标从来没有被慈善公益界接受过半根脚趾头,所以,一谈陈光标必谈慈善,是一个很深的智商大坑。

在陈光标背后的政治人物没有像本次这样被揭示之前,陈光标带来的一大困扰是如何解释其所谓“慈善”的逻辑。正是在这个起点上,争议产生了,慈善公益界断然否认陈的行为跟慈善有一毛钱关系。而社会舆论中,不乏这样的声音:他毕竟付出了“真金白银”。



通过财新的报道,这个支撑起好多理中客的“真金白银”观,其实是个伪命题,不存在的。考虑到他伪造的逾百枚公章中有好多事慈善或政府机构,考虑到他在慈善捐赠上显著的水分,陈光标这些年来的所谓慈善,不仅远离成熟的慈善方式,更包含许多谎言。

陈光标的倒掉,是慈善界乐见其成的。因为他的“暴力慈善”既与慈善界毫无关系,又将舆论中一部分盲目的批评引向慈善公益。在许多时候,对陈光标慈善的暧昧褒扬,实际上是批评者对公益慈善有不忿。隔山打牛,隔陈光标打慈善公益,陈倒是乐见。

就此而言,陈光标这次被确认的穷途末路,根本就不该是慈善公益界的议题,因为它从动机目的到手段方式,都是陈光标编织其政商关系网络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陈从来不在乎慈善界怎么想,他想的是如何造势获得慈善外衣,再去生意场上表演牟利。



通过网易与财新的揭示,陈光标露出了假慈善的另一面,那就是官场行走或权贵门客。他之所以借慈善暴力炒作,是为了获得慈善勋章,进而垫高一点点他在官场与门客的地位,自抬身价,售于王者。那些以慈善为陈光标辩护的人,属于会错了情,表错了意。

将陈光标的商业模式坐实在政商关系之上,是网易与财新的贡献。有了这一块,陈光标的中国故事终于完整了。他的假慈善真炒作,他的荒谬怪诞之举,他时刻自带小丑模式的行为,都能够解释的通了;他的做事、扮傻、强以为聪明,都有了落脚点。

借助这些深度报道,再面对陈光标这个人(或大众视野中的这名演员)时,主要问题已经从如何看待陈光标的慈善,变成了如何看待陈光标的生意。而经过这么一个转换,问题其实变得简单了:慈善模式莫衷一是,政商关系却是一点就通,不懂不是中国人。

在权势人物在位时,利用各种关系钻营,以及那些在自建的印章库房里按需盖上的荣誉证书,陈光标得以经营他的关系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说,陈光标也是吃到了汶川地震后社会建设的红利,大家对慈善人士高看一眼,陈光标再刻意经营,果实是有的。



而权力人物的倒台,却是陈光标无法左右的大趋势。花无百日红,官场诡谲,风云多变,一旦仰仗的头面人物倒掉,陈光标作为政商关系网络上的外围小商人,既没有红色血缘的构建,又缺乏财力的维持,即刻被釜底抽薪。从始至终,哪有什么慈善的事?

陈光标经营保健用品,开拓绿色农业增长点,尽管因此负债累累,毫无起色,但这些经营范围,恰恰是他作为底层奋斗的小商人所能经营的领域。生意就是权力结构的商业化投影,什么人在什么层次搵食,在现实中是命定的。陈光标坠落到本来的阶级上,照见众多真相。

当然,陈光标靠着苏北人的精明艰难维持对他来说很昂贵、也很脆弱的政商关系,从始至终都不是丢人或罪恶的事情。他所招致的反感,不是仇恨性质的,只不过源于那些看见他真相又只能隔靴搔痒的怨气,或在他长期低劣的炒作中无法躲避、遭低智商碾压的厌倦。

除了那些被他拖欠的债务深深困扰的债权人,陈光标也不是谁的敌人。原先以“特立独行的慈善”为他辩护的人,还可以继续在他身上寻找亮点,比如目之为边缘人士攀附权贵先发达后没落的人间悲剧。但这些心思及格局,衬托出愚弄与被愚弄该有多么强烈的彼此需要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9-21 16: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6-9-21 16:59 编辑

  姚遥,法律学者。
  陈光标的今天,恰似郭美美的昨天
  2016-09-2
  2013年,一家中央级媒体的晚会开始前,一位平头发福浓眉大眼的中年男子在助理的陪同下来到现场。他入场之后就快步而稳健地直奔化妆间而去,引得屋里的女演员们一阵惊呼。助理不慌不忙地向周围人解释,这也是要表演的嘉宾。
  这就是陈光标,这个谜一样的男子不时地制造各种行善的噱头,将自己放在舆论的焦点之下,毁誉参半。在当晚的演出中,他落落大方地献歌一曲,高歌之时,目光不忘记照顾到会场的每一个角落。陈光标需要参与的环节都结束以后,他带着礼节性的微笑匆匆离开现场。这样一个突兀的环节插入晚会之中,按主办方的解释,这是有领导打招呼要求安排的。
  生活遇到的这个陈光标,很像舞台上这位专注而投入的龙套演员。他在台上的聚光灯下卖力而投入的表演,真诚到让人感动。幕布落下,表演结束,回到现实的那一刹那,观众们不由得回过神来,总感觉表演的地方有不到位之处。
  
  陈光标长期曝光在媒体的视线之下,却始终是一个缺乏细节的人。缺乏了细节,越多光环笼罩,越像一个玩偶,而不是有血有肉的活人。
  他所有展示给外界的大秀,如飞来之石,只有轮廓,只有概念,只有符号,泛泛的看起来理想到极致,慢慢延展开来的,细节就不断与常识抵触。
  在中国乐善好施的活跃企业家之中,唯独只有他最为神秘,企业规模究竟有多大不得而知,捐款数字超英赶美。这种集中了全世界最美好的要素,但故事的逻辑编不圆的状态,如同中国言情剧一般,男主角怎么谋生不得而知,出手时候必须一掷千金。
  编不圆的故事,总会破绽百出。有媒体真心准备给陈光标的慈善行为颁发奖项,可是记者努力把所有的捐款票据拼凑起来,总额远远低于陈光标号称的捐款总数。
  有破绽的故事,有认真的媒体和记者深挖过,但最终只有有限的报道问世。事后,调查陈光标的记者收到了死亡威胁。扑朔迷离的面纱背后,陈光标继续展示着自己的身段。
  谜底终有揭开的一刻,令计划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之后的一个月,警方在陈光标公司搜出170枚假公章。又一个月后,媒体抛出的重磅报道,彻底地为陈光标的谜案打破冰山一角,陈光标经商的历史与他过往各次高调慈善表演背后的细节被披露。这一次的报道,除了点出陈光标具体与哪些高官有关联之外,没有比几年前的报道拿出更多的内容,但揭露陈光标的浪潮终于来了。
  颇为戏剧性的是,在网络搜索的最新结果中,除了陈光标被曝光的新闻外,还有更多的信息是关于他最新推出的一款产品,号称“陈光标特殊膳食”,正在广泛地招募微商代理。而他本人此前最后一次高调曝光,正是展示自己快速瘦身的形象,为通过微商渠道推广产品做铺垫。所谓的快速减肥神话,实质是通过手术切胃实现的。
  新闻资料图:陈光标和他的钞票墙
  新闻资料图:陈光标和他的钞票墙
  遥想陈光标正红的时代,在2010年1月以号称3300万人民币的现金砌墙,用于给8万特困户发红包。之后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人民币砌墙的纪录不断地快速翻新。到2013年底的时候,他的人民币墙已经达到了16吨,号称15亿人民币。
  回头看去,早在三线网红表演生吃毛毛虫死耗子之前,老派网红已经开启了更高端的模式,目标就是如何借助慈善统筹社会资源。一些生意人以慈善为切入口,热心地参与捐款捐物支持慈善,用走心的方式建立社会影响力。这些活跃的慈善活动,会吸引到大众媒体的聚焦,进而形成舆论引起政府官员的注意。当政府官员愿意和生意人建立联系之后,官员也会通过权力拿出资源支持生意人,为生意人提供社会身份,也会给予更多的荣誉。随后,生意人影响力可以再一次的升级,从而寻找到更高级别的官员注意,并拿到更多的资源,如此往复。
  如果这一模式每个环节都是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前提下认认真真地做下去,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社会得到企业更多的反馈回报,多赢的局面并无不妥当的地方,甚至值得鼓励。而一旦目标开始不纯洁的时候,也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在2008年汶川地震突然爆红之前,陈光标是否认真的做了慈善不完全可考。可是,从2008年开始,他依靠政治靠山的支持,凭空生造出一个感人的救灾故事,得到主流媒体的全面支持,从此开始一鸣惊人的道路。他的行善模式越来越邪乎,捐款金额越来越巨大,慈善的成分越来越轻,走上了一条批着慈善网红外衣的另类政商关系之路。
  慈善网红具备充分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横向比较起来,陈光标的套路秒杀了传统的权钱交易,有道德能量在手,权力的支持可以理直气壮。纵向比较起来,没有哪家正规的慈善机构和个人敢如他那样无底线玩噱头,最博眼球的套路完胜传统的专业模式。在根本没有对手的世界里,陈光标在强大资源支持下杀出来的那一天,就自然而然的做到了头牌。
  在权力的荫庇下借慈善的大船出海,慈善只是陈光标达成个人目的的一个道具。当大众意识到被他玩弄之后,至于他曾经做过一些慈善的故事将被忘却,最丑陋的部分将被彻底地鞭挞。
  如今这一幕,颇为类似五年前郭美美引发的慈善争议。从后续的资料来看,郭美美个人的行为与红十字会没有直接的联系。可是郭美美所在商业公司借助红十字会授权的名义从事盈利活动,而郭美美高调炫富,信息串联起来的时候不由自主引发大众的质疑。这些质疑如果自然发展下去,本会有始有终地结束。不巧的是,行政权力习惯性地介入干涉,反倒引爆了全社会对红十字会的不信任。当红十字会试图开始补救的时候,已经全面错失了机会。
  当行政权力还在侵入社会生活的时候,这样潮来潮去的风景将始终持续。潮水来时,一批风光无限的弄潮儿独领风骚。潮水褪去之后,墙倒众人推,丑恶的一地狼藉总要有人为此全盘买单。曾经风光无限的陈光标,如今成为了站在石墙下面的肉靶。
  弄潮儿一夜之间全面溃败的局面,在商业领域已经上演过一次,如今轮到慈善领域。投机的溃败不等于行业的溃败,更可期待的是在泡沫的幻灭中重生出坚实的树木。热衷网红的陈光标,可以永远地自豪,他的案例将进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之中,成为后来者的警钟。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9-22 08:29 |只看该作者
侯虹斌|陈光标的套路:善于制造与权力沾边的幻觉 (2016-09-21 16:48:07)[url=]转载[/url]

标签: 杂谈

2016-09-21
最近,陈光标又热了起来,《财新》等媒体对他作了大起底的长篇调查报道。表面的起因是今年的3月30日“中国首善”陈光标接受了警方调查;但陈光标被查,为什么成为媒体舆论揭批的对象?真正的原因是否与一些官员的倒台有关?
现如今,陈光标是“中国首善”还是“首骗”的争议声音,倒是渐渐静止了。因为他的光环已经褪尽,答案呼之欲出了。
据财新网报道,今年3月底,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因涉嫌伪造公章等问题被警方带走调查,另有多位高层管理人员被带走。

当时知情人士透露,公安人员从江苏黄埔搜出至少170枚伪造的公章,包括大量伪造各种慈善机构的官方印章和合作公司公章。8月8日,《法制晚报》援引南京市江宁区公安局政工办的消息确认有此案,上级机关正在督办。
陈光标发微博声称这是原公司高管的行为,自己毫不知情。但公司副总张某则称伪造公章、买刻章机是公司行为,负责的是陈光标,“这些公章除用于制造假证书,还用于制作假捐赠发票。”
从2012年开始,陈光标的慈善光环已逐渐褪色了,在再生资源利用领域已接不到什么新项目,他不得不把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遣散;并减去52斤体重,希望转向减肥产品和微商当中。可惜他的转型并不成功,他拖欠经销商百万欠款至今未归还。媒体很快又爆出他非常励志的“减肥”,只不过是“切胃”的小把戏。





从《财新》等媒体详细的报道和扎实的证据梳理中可见,陈光标的发家,离不开与某些高官的官商结合。
多年来,高调的陈光标是公共舆论宠儿,自誉为“中国首善”;每当有大事发生,他也很能满足大众期待,总是适时地、以比大家想象更张狂的方式出现。但另一方面,就算不了解内情的看客怀着最大的善意,也无法理解他的诸多行径,包括大量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谎言,也包括许多羞辱性的作秀,以及沦为笑柄的慈善方式。
举例来说,陈光标曾自称其30岁(1998年)时即开始慈善事业,“截止到2012年7月,捐款总额超过了20亿元,帮助特困户逾70万”。但据财新网报道,一位自称熟悉陈光标捐款历史的人士告诉记者,“陈光标这些年自己出钱的所有捐赠加在一起也就两三千万”。“两三千万”与“20亿”相差近100倍。
2010年《南方都市报》就曾做过陈光标为什么会被家乡人称为“中国首骗”的报道;而近期财新网的这份深度调查报道,更是用一手材料揭示出陈光标的向公众许诺的慈善行为,是如何被大大注水的。包括多间查无实据的希望小学,多次在公众面前拍胸口捐款却未到账,捐献了实物却夸大了价值,号称是自己捐的款、其实却是另一商人丁书苗所出,更有很多人捐款是把钱打到他的个人账户等等。




在中国,在商业战场,吹牛不奇怪;但吹到像陈光标那样奇葩、那样具有娱乐精神的就不多见了。陈光标在雷锋墓前磕头,号称要收购《纽约时报》却连人家的面都未曾见过,花钱制作购买“联合国首善”的假证书,改名叫“陈光盘”,称4年内必将获得诺贝尔奖……这些粗陋的炒作,一戳即破。
对于一个亿万富翁来说,这些行为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别人至少会雇用专业团队。而陈不需要,不仅因为他把自己看得太聪明;还因为在过往的炒作历史当中,这种简单粗暴、漏洞百出的花样,已经足够让他的利益最大化了。
陈光标高调宣称的慈善,曾带给了他很大知名度。汶川地震的“义举”,现在被揭出来是注水的。陈光标为了拍影像资料,甚至还找了50多名工人进行情景再现。但就是这一次,为他赢得了一顶“中国首善”的帽子。
这种数倍于他的“慈善”付出所带来的红利,也令他产生了路径依赖。为了始终保持新鲜度和足够的报道版面,他的“慈善”举动需要表现得一次比一次更刺激、一次比一次更无底线。不排除他确有真金白银付出的部分,但那些能让人印象深刻、数额巨大的捐赠或善行,很多都只是吹的,就像泡泡一样,不堪一击。
陈光标不仅是一名商人,更是一名与政治作生意的商人。他迅速用知名度变现了多项荣誉,他的履历极其光鲜:他担任的各种委员少说也有几十个,是全国71个市、县荣誉市民,36个市、县高级经济顾问,51所中小学名誉校长;他还连续6年获得中华慈善奖,以及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连续3年进入中国慈善家排行榜,“功勋”赫赫。




(陈光标的各类证书。)

这些荣誉称号,大多是陈光标用投资承诺和慈善声誉换来的。陈光标一边在更新自己的政商履历,一边在结交更多的、更有话事权的官员们,同时也为自己的生意经埋下更多的伏笔。
否则,他资质不全的公司如何在全国大量拥有资质的公司的嘴里抢下多项拆迁项目?又如何能拿下多个电力系统的单大赚一笔?又怎么能以非常低的价格买下一座培训中心大楼?更不必提“陈随身带着与领导合影的塑封照片,见人就发”了。

给人发合影,当然不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证明自己“上面有人”,证明自己有调动权力的关系。不管陈光标是否真的有办法把这些权力调动起来,是撒谎还是确有其事,但至少太多人相信,资源的配置就是以权力为转移的。陈光标就是通过制造这种与权力沾边的幻觉,倒卖项目、违规转包,大赚其财。

而那些曾经位居高位的老干部,从公众角度来说,他们认为像陈光标那样的舆论动员能力很不错,树立这样一个典型是有利的。简单地说,就是这种虚假编造、好大喜功、热爱炒作,符合一些官员的价值观:政与商,一拍即合。

陈光标这么高调,大量的行动和做法都在媒体和网络中高度曝光。但既然漏洞百出,为什么他还能顶着“首善”的名头继续走那么久?那是因为,为他保驾护航的人实在不少。就算被专家指责,“实际上陈光标的慈善是最不透明的,陈光标式慈善是绑架慈善、暴力慈善”,又能如何?
在一个权力主宰资源配置的社会,经常是符合规矩的人难以进入权力的视野,只能铩羽而归;而像陈光标那样不择手段、弄虚作假之徒,却可以构建自己的名气,用名气来换关注、换商机,最后,有名有利又正能量。
就算陈光标被人揭穿了真相,也不能说明什么。虽然有起有落,换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但这种扭曲的官商结构若没有根本改变,就一直会有陈光标式的人物出现。

本文首发于“冰川思想库”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9-22 21:23 |只看该作者
有人玩猴,有人把自己当猴玩,反正追名逐利,再下三滥也使得。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9-22 21:23 |只看该作者
有人玩猴,有人把自己当猴玩,反正追名逐利,再下三滥也使得。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9-26 09:26 |只看该作者
虎步漫游 发表于 2016-9-22 21:23
有人玩猴,有人把自己当猴玩,反正追名逐利,再下三滥也使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