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薇芸 于 2016-9-3 13:08 编辑
骂人是自卫方式还是进攻手段,似乎永远没有标准答案(这开头属于没话找话,肤浅装深沉,防守还是进攻,看的是骂人的原因,而非骂人本身。)
但是毫无疑问,骂人得算是个技术活,真正的高手似乎是什么也没说,一个脏字没有,却偏偏要让你知道,不言而喻才上得了境界,就像真正的武林侠客是不会吵吵嚷嚷抡着菜刀逮谁砍谁的,他们可以仅凭一个笑就可以杀人。
(骂人不是技术活,一般街坊张口就来,那也是骂人,应该说高手骂人是有技术含量的。后面的武林侠客,准确来说应该是武林高手,侠客跟高手不同,这比喻比偏了。再说了,哪部武侠小说里哪个侠客用笑杀人?很稀有。)
刘罗锅把骂人玩成了艺术,这很让人跺脚,傻是学不来的,聪明也是,骂人,更是。
(为啥骂人更是?如果说把骂人玩成艺术,更是,那还将就看。)
梁秋实说,无骂不如己者。打架是要讲对手的,同样的,骂人也不是生产力。这炒作方法不会让你红得更火只会让你臭得更快。
(从不骂不如自己的,如何得出这种炒作方法不会让你火的结论?逻辑呢?)
通俗的骂接着地气。身披重甲,辗转苦战,出口就是“三字惊”,张嘴就必要与令堂有些瓜葛。一把一把往外掏坏,那显然不够雅俗共赏,也不够风度翩翩,这样的骂也许不会吃官司,但一定会挨嘴巴。于咽喉处著刀,往下三路招呼,那不是高手所为。“相声大腕?他不一定会说相声,歌星不一定都识谱!”郭德纲骂人不点名,你自己对号入座去,与此相比,周立波“扮猪挺像,扮人挺囧”就明显不够档次,不仅丢了海派清口的脸,也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通俗骂人接地气,后面各种逻辑胡乱堆砌,自己都忘了高屋建瓴再说啥了吧;“三字经”简单错误;“令堂”这句不好,第二人称比喻应该慎用,既然涉及骂人,与令堂相比,用第三人称的长辈更合适;“一定会挨嘴巴”,典型地自作主张乱下结论;点名骂周立波,恰好跟自己提倡的郭德纲骂人不点名自相矛盾,等于做了一个俗手骂人的好示范。)
偏偏是骂了你又尽显优雅,才算骂到了极处。某人夸得你天花乱坠,你美滋滋走了五百米之后,一拍脑门子,哦,他这是在骂我嘛。这才是骂人的最高境界。就像某人说立波先生是“小龙女”,说得立波飘飘然乐呵呵,美了十多天,突然发现,这个,这个,这个。然后————。
风度,永远是一个人的守宫砂。
(骂人的最高境界不是骂得高明,骂得有风度,不是拐弯抹角骂得人不自知而自鸣得意;而是能以骂帮助人,能骂得人幡然悔悟,能骂到阴暗暴露于阳光之下,恶毒不存于立身之地,方才是骂出了境界。如果能得出骂的最高境界是不骂,亦可。)
总结一下:
刘作家在开头写道,“15年发在《杂文月刊》的一篇文章,给各位提高一下骂人技巧。”,这里边传达了几个信息:第一,这篇文章是发表的,值钱的;第二,本人来帮大家提高骂人技巧的。老实说,开始这个霸气侧漏的开头还真唬住我了,可文章内容直接闪了花大妈的老腰,里面毛病太多了,读完之后非但没提高骂人技巧,某种程度还被拉低了写作技巧,实在是得不偿失。
一篇文章貌似四平八稳、波澜不惊地发表了,它内在的资质和所传递的信息,并非因此即可背负荣耀。
且不说引用过多,比喻不当,乱扯关系,胡下结论等细枝末节,本文的硬伤在于逻辑和境界,一篇文字文笔是肌肉发肤,逻辑是骨架关节,而境界则是精神灵魂,只具备了外表,没有筋骨的强度,无精神灵魂的高度。一言评之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轰动白丁,贻笑大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