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楚天风云 于 2016-6-17 08:47 编辑
怀古,一次宗教式的皈依 一一解析沙漠里的鱼《端午帖》 古道西风铁马
当代中国诗歌是缺乏信仰的。 诗意的灵魂再抽象,也应该得到应有的认可和传承。 但现实里,我们是茫然的。 就像这首诗的第1节所描述的那样,无论你多么年少“嬉皮”,你所面对的现实里,终有宗教一般的仪式存在,无论你多么抵触,甚至不屑一顾,但对于生活本身,一定具有宗教般的庄严。你无知也好,少不更事也好,包括你的调侃与邪恶,你的个体在这场强大的神性面前,也只能被洗净一一这才是灵魂的洗礼。而这场神性的宗教文化,叫端午,传承了两千多年。 第2节还是这种仪式的延续。艾草在这里是人们与神祗对话的神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寄托,它有如一个人面对大佛,而虔心点燃一柱香火,形成了强烈的高峰体验。 于心不忍,是内心的悲悯。 第3节极具动感,这种喧嚣,印证着人们喧嚣的世界。桂树的新叶和没来得及退尽的春,像不可把握的时光,有没有风,都被尘嚣殃及。 第4节回到仪式上来,种种画面告诉我们,宗教的幻觉与满足感是个矛盾统一体。反映到端午里,就是龙舟竞渡,就是山河被熏染上了神祗的力量。 第5节用一个无厘头传说,来佐证石头的坚硬是信仰的坚韧,它们即使有各种脱离不了现实的无奈,但坚持是必然。 最后一节,从仿佛热闹的祭祀表面,深入到历史疼痛的根基。而现实中,还有多少人,同“我”一样在继续探寻我们的灵魂之本? 整首诗,尽管作者采用冷敛嬉戏的手法,并以半写实的方式营造出虚实结合的场景,从而使带有浓烈宗教感的思想,时隐时现,在物象与事件的背后,隐藏着超越时空的讽刺意味。 当然,还可以从其他的方式来多重解读。 一,从现实角度读。 二,从生存角度读。 三,从方式方法角度读。 我这里就不加赘述,各位自己领会吧。
古道西风铁马,60年代,湖南岳阳人,现居湖北荆门。自幼酷爱写诗,办过诗社诗刊,著有诗集《乐人文集》,作品散见各种媒体。崇尚有力量的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