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6-5-13 11:26 编辑
读中学吧?对诗歌忽而生了兴趣,背会了很多,课内的,课外的。连班花都羡慕嫉妒,喊我才女。发现我的存在价值,原来是内涵,虽然有些酸不拉几,倒也还算能坦然。比拼不了颜值,总算还有可取之处。
渐渐的,我发现我倾向于宋词,尤其是婉约派的。再然后,我变得不快乐,伤春悲秋存活着。某个静夜,坐在月色下,忽而顿悟:有毒情绪。
我发誓,不再喜欢诗歌,对海子、顾城这类,太多沉浸自我感受的极端者,也必须厌憎。那时候总以为,诗歌是与悲伤相连的,深不见底的忧伤。也觉得,诗人是和歇斯底里相连的,不如此不足以戳痛灵魂。
半年多以前吧,认识了我的老师,他很朴实、也普通。他的诗句,从最初的乡土气息,演变成了棉布,再演变成了丝绸,触觉虽然敏锐异常,但他不颓废更不极端,他甚至笑话我脱离烟火。他说他爱钱爱美女,是真正的俗人。
而老师身边的,是一群爱诗写诗的人。他们都活得真实、简单、入世。在他们眼里,诗歌就像饭后茶余的娱乐,可以热爱,可以倾注心血,但并不足以贯穿生命始终。最初的拔腿想逃,变成了尝试接受,我渐渐学着旁观、融入,从粉丝身份,靠前握笔抒写。
我是诗人吗?想想,自己先乐了。老师说,你有灵气,再注意点技术就行。但他立马又说,别让技术成为桎梏,灵气才是第一位的。其实无论是哪个角度,我都是山野之人,非科班出身的理科生,写作注定仅仅是热爱和激情。
那天,柏林转了篇现代诗歌思维方式的,提及“写好现代诗的我关键”,我想,他是在提醒我诗歌的思路和技巧。确实有很多值得我考虑的,故而也感激柏林的用心和关注。毕竟,借鉴他人,选择性学习,也是一种进步。
当然,话虽如此,但文中的有些观点,我还是觉得值得商榷。例如对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割裂,认为“无法兼容”;包括认为“古典诗歌程序化”,以及过多夸大现代诗歌的技术手段等,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尤其可笑的是,把现代诗的写作归类于“中国现代诗的写作,本质上是对西方现代诗的学习和仿写”,实在让我不能接受——老实说,写这篇字,就为了批驳这个。
像我这类的诗歌初学者,连西方现代诗的门朝哪方开都不知道,谈什么学习和仿写?何况,东、西方文化差异大了去,而我国扎根本土文化的诗人,占据整个诗人群体的绝大部分,如此“模仿”的说辞让他们情何以堪?
此外,包括“对技术的学习和磨练”有多么重要?是不是任何人,只要勤奋刻苦,就都能铁棒成针,摇身一变成为诗人?就我的认知里,设若仅仅是技术磨砺,诗歌顶多算按部就班机械化生产,很难有视觉冲击力和灵魂震撼力。就这一点上,我绝对赞同我老师的观点:灵气是第一位的。
至于隐喻和意象,也没有那么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甭嫌弃老祖宗的隐喻或意象浅显了些,更别动辄扯几顶所谓西方的帽子吓唬初学者,无非是“物由心生”,“指桑骂槐”,“移此觉为彼”,或深或浅的另类表述,仅此而已。若是为了意象而意象,整得晦涩难懂,恐怕也没啥好值得提倡的。诗歌本就是小众的东西,再因为意象,小众到个体了,这样的诗歌价值和意义何在?
好吧,甭跟我讲大道理了。最实际的,就是我心血来潮写一首,大家伙儿或褒或贬尽兴发言,让我知道哪里不尽人意,还值得改进就行了,趁我近期对诗歌抽疯式热爱的时候。否则,就我这种喜新厌旧的德行,哪天我移情别恋了,连诗歌都不写了,还交流个啥呀,是不?没有了诗歌,我拿什么跟你们腻歪。所以,灵气很重要,激情更重要。嗯?!(*^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