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6-3-14 19:49 编辑
灯火阑珊处 ——写给“黄浦”同学们
引子
自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上大学便成了无数年轻的心梦寐以求的愿望;便有了那么多的欢乐、悲伤、微笑、眼泪、失望、徘徊的痛苦,正所谓满腔沸腾血,冷暖几人知?其间甘苦自不待言。那么“考研”呢?如同经济市场变化一样,有过繁荣,也有过“疲软”,以至有识者撰文慨叹:“考研”又走俏:繁荣与阴影。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学校这座美丽、宁静的岛屿上,学生们的精神风貌溶于虎虎生气、勃勃生机外,又凭添了几分刚毅、沉稳和成熟的神韵。单独招考研究生,使那些早已跃身社会泱泱大海之中朝着理想的彼岸不懈奋游的老大学们又重新回到了大学读书深造,他们那补天逐日般的执著追求精神委实令人钦佩。 1989~1991年,上海交大在上中路分部已举办了三期研究生考前复习班。当同学们有幸考取进入交大本部学习相遇后,你听—— “我是‘黄浦’一期的。” “我是‘黄浦’二期的。他是‘黄浦’三期的。” 在这自豪的谑称中,我们多少可感受到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味道和情怀。 行进在交大研究生队伍中的“黄浦”同学们,有谁能忘怀那拼搏的日日夜夜呢?
呈示部:无标题变奏
是一条无尽的长河,那无数的山泉喷涌出涓涓细流汇纳百川千溪而成;知识的海洋里有多少明眸闪着粼粼波光,千帆相竞? 是一曲激昂的交响乐:多声部唱着同一种心声;动人的有多少心弦颤动着缕缕思绪,万般柔情? 曾经有一缕清风一丝馨香,轻吻额际;曾经有一架眼镜一副面具,使目光眩晕;曾经喝下过量的红葡萄酒,使我们酣睡度长长的冬季;曾经有着如花的憧憬……一场精神财富的浩劫后,受伤的翅膀载着理想艰难起飞。我们从农村、工厂、机关、学校,从祖国各方迈入高等学府,如饥似渴地投身书籍的海洋里,像吮吸母亲乳汁一样,尽情饱饮着知识的甘霖。 狂热后的冷峻思索,思索中的深刻反思,反思后是更加深沉的追求,前方无岸回头也无岸,只知山那边有篝火红和青草绿。
展开部:第五交响乐
1989年初,春寒料峭时分,上海交大上中路分部。 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征战拉开了序幕。 翌年同时,还是早春二月,“黄浦”二期的同学也相约似的赶到了。相比之下,三期的同学似乎显得急迫一些,隆冬时节便踏上了征途。 八方汇聚,情同手足。来自天山脚下的同学,带来雪莲花的高洁;来自阿诗玛故乡的同学总有几分美丽的忧伤。有英雄城市的骄傲,也有名城故都的温文尔雅;有杜甫草堂前的疾呼,也有水泊梁山的英气豪爽。有关外汉子的酒壶啊,有南国姑娘的枚枚相思红豆。有橘子洲头,领略激扬文字的意气;漓江之滨,寻觅三姐对唱的倩影;黄土高原,放声粗犷而感情细腻的民歌。 那彻夜不眠的灯光,照亮过拼搏者熬红的双眼,那推导出的一个个数学公式可以印证奋斗者的心迹始终在围绕着同一个圆心旋转。 “黄浦”同学,年龄普遍较大,为了多学一点东西,他们不惜放弃令人羡慕的职位和优越的待遇,冲出世人的视野,甘愿去过寒窗的苦日子。来自深圳的皇甫筠,高中毕业后,便到了湘西农村插队落户,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她考入北京某学院,之后,又去深圳那块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从事商贸工作。作为一个部门经理,按说她早已事业有成、该心满意足了,然而,她却毅然决然走入考研的队伍,——不久,她将以优异的成绩获取博士学位。 他,40出头,大高个儿,同学们都尊称他大老刘,那只当知青时从北大荒背来的军用水壶,装得下黄浦江水的涛声。为寻梦,经过五年的刻苦自学,他取得了交大本科证书;为寻觅,1990年又成为交大的研究生。如今,他仍在不停地追寻。 若问已近不惑之年的杨厂长,早过而立之年的蔡处长、刘主任,已是讲师的覃主任为何还这般迷恋背单词演习题的行当?老牛感触颇深的话语可以表达一致的心声:“我们这一代人磨难太多,失去的也太多,对生命有更深一层的体验。我们应当抓紧时间多补偿一些啊!”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希望之星正是在默默燃烧自身中照亮宇空的。 坐机关的小韩、老张,你们不知道提干机会的来之不易吗? 新婚别妻的小许、小韦、小王、小李,妻子的柔情蜜意可滋润着你们苦读后的情思? 阿元、卫东、刘兵、建国、成林、庐斌,你们的学绩功劳中,不也有摇篮边默默奉献的妻子的一半么? 还有,年轻的母亲——我们的巾帼姐妹,三步一回头望着襁褓中的婴儿,挥起的衣袖已被泪水湿透。她们柔肠百结的肩头担得起书山和家庭的重负。 每当我们想到89级国家计委班同学毕业欢送会上那些感人的场面,就不禁忆起上中路研复班结束时陈茵老师一席激动人心又意味深长的话:“同学们,你们顽强、执著的学习精神深深感动了我……知识的宝藏是无尽的,去努力发掘吧,祝愿同学们成功!”
再现部:如歌的行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童年时抚摸过的灰水牛犄角牴不住岁月之门,白驹过隙只是瞬间的静止和永恒。 不再耽迷于浅浅的梦幻,不再感伤于风花雪月的清愁。 哦,漫步在交大校园里,只消面对那只展翅欲飞的神鹰,伫立在《英雄群雕》的烈士墓碑前,我们便能品味出“饮水思源”的神圣庄严,一种崇高的情感油然而生。年轻的不仅是心,还有许多泪血洗礼过的生命。 “我愿做地下的泥土,让人们践踏着走向光明的彼方!” 在课堂、阅览室、图书馆里,在讲台、演讲厅、运动场上,到处可见后来者跋涉书山、挥臂学海的身姿。 灯火阑珊处,前景更斑斓。 年轻的校友们:待到一百周年校庆的日子时,请代我们向母校道声祝福吧。 默默地我们来,我们还将默默地离去。无论走到哪里,饮水思源,我们永不忘母校的哺育。 “母校的光荣,长存心田。” 原载1991年12月10日《上海交大报》
|